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石榴同心育新苗,青春携梦传文脉——南师泰院红石榴志愿队赴淮安开展民族文化启蒙实践

    发布时间:2025-09-03 阅读: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石榴志愿队
2025年8月5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石榴”志愿队前往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盛世名城智慧学堂,以“石榴同心,民族同行”为主题,面向12名三年级汉族小学生及家长开展少数民族文化宣传活动。活动通过文化宣讲、双语互动、技艺体验、故事分享等形式,推进民族团结理念传播,助力参与群体建立多元文化认知。

活动期间,志愿者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向参与群体介绍苗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传统节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在双语互动环节,志愿者教授维吾尔语问候语“亚克西姆赛斯”(意为“你好”),引导学生跟读与模仿。

民族技艺体验环节包含傣族制陶与马头琴音乐欣赏。在模拟的傣族制陶体验课上,学生动手参与陶土揉捏、慢轮塑形,尝试制作小陶罐;马头琴音乐欣赏时段,志愿者播放传统马头琴乐曲,讲解乐曲背后的文化象征意义及马头琴艺术的现代融合发展,并播放当代蒙古族音乐作品。
志愿者还讲述“彝海结盟”等民族团结历史故事,阐释“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内涵。绘画环节中,学生就苗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相关内容提出疑问,展现对民族文化的关注。

实践过程中,志愿队发现部分学生对少数民族存在“住蒙古包”“天天骑马”等刻板印象。针对该情况,志愿者通过实物展示、图片对比及现实案例讲解,说明同一民族内部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帮助学生调整认知。
活动后统计显示,90%的学生能够说出至少3个少数民族及其特色文化元素。盛世名城智慧学堂管理者对此次活动成效予以认可,并建议未来增加泼水节游戏、那达慕体验等民族节日情景模拟环节,提升活动沉浸感。

此次实践是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石榴”志愿队整合高校智力资源服务基础教育、参与文化传承的举措。志愿队为智慧学堂提供了民族主题教学素材与活动参考范式,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理念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活动搭建起青少年与少数民族文化间的交流桥梁,有效填补了基础教育阶段部分民族文化教学的空白,为后续校园开展常态化民族文化教育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也为促进区域内各民族文化互鉴、凝聚民族共识发挥了积极作用。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