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第一响应者联盟”:以专业筑牢安全防线

    发布时间:2025-09-03 阅读:
    来源: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响应者联盟 队长:何怡萱
“双百双进”社会实践|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第一响应者联盟”实践团:以专业筑牢安全防线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第一响应者联盟”实践团,由安全专业师生及红十字急救师资组成,以“应急有我,安全同行”为使命,依托学科优势构建“理论+实训”宣教体系。
核心实践成果:​​
能力筑基:前期参与街道消防大练兵,救援大队安全宣传咨询日,开展化工火灾扑救、云梯救援等实战演练,并通过急救包扎、心肺复苏模拟等强化专业能力。
三级联动宣教:创新“高校-社区-社会”协作模式,覆盖多元群体
校园/社区:为绍兴沥海托育中心幼儿开展安全启蒙,在杭州诚园社区通过“场景还原+实操演练”教授居家燃气安全、防诈及急救技能;防灾减灾日组织师生地震疏散演练(58秒全员完成)。
特殊群体:在祝家庄英台书院为老人定制火灾预防、防跌倒等易懂口诀与视频教学。
竞赛/企业:支撑省级邮政快递业应急救护技能竞赛;赴舟山群岛酒店排查23处隐患并绘制安全地图,模拟逃生教学和急救演示。
创新模式:开发AI应急安全科普小视频、积分游戏、“安全信使”纸飞机等互动形式,推动10类应急技能普及。团队八场实践惠及师生、老人、儿童、企业员工等超千人次,深化应急教育与基层治理融合。
 
实践筑基:锤炼本领,厚植专业根基​
 
实践前期,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第一响应者联盟”实践团队聚焦能力提升。他们扎实参与绍兴沥海街道应急消防大练兵,协助组织专职消防队进行涵盖化工火灾扑救、云梯救援、宿舍逃生、伤员转运等贴近实战的模拟演练,强化应急处置技能。团队成员同时深化专业学习,通过在专业安全知识研学中,指导灭火器实操、急救包扎、心肺复苏模拟、交通标识互动学习等形式,将安全知识教学转化为可体验的实践活动,为后续深入服务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学院救护员培训志愿工作,持续精进自身应急救护专业技能。
 
实践深耕:模式创新,成果服务多元群体​
 
实践中,团队以“高校-社区-社会”三级联动模式为核心,构建“理论+实训”应急宣教体系,面向不同群体精准施策,取得切实成效:

安全教育进校园/社区:​​
在防灾减灾日,于学院师生群体中开展地震应急特训。通过真实案例解析、模型演示、科普短片及互动游戏,使80余名师生系统掌握防震知识,并通过积分制互动游戏与纸飞机"安全信使"环节,让知识在欢笑中扎根。最终,疏散演练(58秒全员完成),见证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在绍兴沥海街道童心托育中心,通过模型演示、车辆贴图游戏对幼儿进行安全启蒙宣讲实践,并组织幼儿教师进行心肺复苏与AED操作训练,提升托育机构应急能力。
在杭州诚园社区,创新采用“场景还原+实操演练”、“你画我猜”等方式,教授居家燃气安全、出行防滑、防诈骗知识及三角巾包扎、止血带使用等急救技能,居民参与度高,反馈实用性强。同时在社区广场开展“三防”(防溺水、防中暑、防高压电)宣传,结合视频讲解与包扎技能实操教学,增强居民夏季安全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

服务关怀特殊群体:​​
赴绍兴祝家庄英台书院调研实践中,特别聚焦老年人居家安全,开展定制化应急知识科普。志愿者们针对老年群体常见风险点,精心设计内容,利用简明易懂的视频演示、直观的实物模型和易记的应急口诀,将火灾预防与初期扑救、防跌倒自救、突发疾病呼救等关键安全知识,转化为老人们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实用技能。一位参与活动的奶奶在学习了简单的自救步骤后,握着队员的手感慨道:“原来遇到紧急情况,自己也能先做点有用的事!”
 
赋能企业/特殊场景:​​​
支撑省级专业赛事:作为学院承办的省级邮政快递业应急救护职工技能竞赛重要支撑的志愿服务团队,运用专业急救知识,深度参与赛事前期保障工作,并协助成功组织沉浸式应急演练环节,有效提升了赛事实战化水平。
海岛安全守护:在舟山群岛酒店,团队化身“安全小卫士”,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行动!重点关注消防设施、安全出口是否常亮,疏散通道“通畅”吗、走廊楼梯间是否顺利打开等安全排查行动!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标注23处隐患、绘制安全地图),和急救演示,获得酒店管理方认可。

实践延续:深化协作,守护持续在线​
 
八场实践跨越校园、社区、企业、海岛,覆盖师生、老人、儿童、工人、游客等多类人群。第一响应者联盟团队始终以“应急有我,安全同行”为使命,在实践中倾听需求、传播知识、演练技能、传递关怀。他们不仅是安全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专业行动的践行者。展望未来,团队将继续深耕应急安全教育领域,致力于将专业力量更深层次地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以青春的责任与担当,为守护万家平安贡献持久力量。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