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计控学院】传精神润心灵,学本领乐探索七月二十四日,一场充满知识与趣味的暑期课程在和万家志愿服务中心开始。“编译未来”实践队今天精心设计了三门特色课程,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探索科学奥秘、感悟精神力量、体验编程乐趣。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随着这句名言的朗读声,“雷锋精神”主题课程带领孩子们走进了雷锋的故事。课堂上,赵玉玲没有单纯讲述理论,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迹让雷锋精神变得可感可知。
投影幕布上,雷锋冒雨护送母子回家的画面徐徐展开。赵玉玲动情地讲述:1961年的一个雨夜,雷锋看到一位抱着孩子的大嫂在雨中艰难行走,立刻脱下自己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着孩子深一脚浅一脚走了两个多小时,将她们安全送到家。“雷锋叔叔自己淋得浑身湿透,却让别人不受雨淋。”二年级的小雨听完故事后认真地说。
在“孩子们的知心人”板块,赵玉玲展示了雷锋担任校外辅导员时的老照片。照片中,雷锋正手把手教孩子们写字,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据介绍,雷锋经常利用午休时间到学校辅导学生,被共青团抚顺市委评为“优秀辅导员”。这些细节让孩子们了解到,雷锋不仅是乐于助人的好战士,更是关爱孩子的好老师。
课堂互动环节,孩子们分享了自己做过的好事:帮邻居奶奶取快递、给灾区捐款、扶起摔倒的同学……一件件小事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有了新的诠释。赵玉玲鼓励大家:“做好事不分大小,坚持做好事就是传承雷锋精神。”
“左移、右移,快接住红色甜甜圈!”在Scratch编程课上,孩子们全神贯注地操控着屏幕上的小猫角色。这堂名为《小猫接甜甜圈》的编程课,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轻松入门编程逻辑。
课程开始,栾冉冉先让孩子们熟悉舞台坐标:当小猫在X坐标-240的位置时,它跑到了舞台最左边;X坐标240时则到了最右边。通过反复调试,孩子们很快掌握了角色位置的控制方法。一个小男孩兴奋地发现:“只要把Y坐标固定,小猫就能水平移动了!”
在设计甜甜圈下落效果时,孩子们遇到了小挑战。栾冉冉引导大家思考:“如何让甜甜圈从上方随机位置落下?”经过讨论,孩子们用“随机数”指令解决了这个问题,让红色、绿色、蓝色的甜甜圈从舞台顶部不同位置缓缓降落。当小猫接到红色甜甜圈时,分数变量自动加1;碰到绿色甜甜圈则减1;接到蓝色甜甜圈时,屏幕立刻显示“GAME OVER”。
编程课上,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角色移动、变量设置等基础操作,更在调试程序的过程中培养了逻辑思维。当自己设计的游戏成功运行时,一位可爱的小女孩露出了自豪的笑容:“原来我也能做电脑游戏!”
“为什么彩虹总在雨后出现?磁铁为什么能隔空吸起铁钉?”带着这些疑问,“科学小侦探”课程开启了孩子们的探索之旅。课堂上,张燚化身“侦探队长”,引导孩子们像侦探破案一样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在“神奇的彩虹”环节,张燚用喷雾器在阳光下轻轻一喷,一道迷你彩虹瞬间出现在教室中央。孩子们惊呼着围上前,仔细观察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彩顺序。通过实验,孩子们了解到彩虹是阳光通过雨滴发生折射、反射形成的自然现象。班上最活跃的男生兴奋地说:“原来彩虹不是天上的桥,是光的魔法!”
“神秘的磁铁”实验更是让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孩子们拿着磁铁在装有磁粉的盒子上方移动,观察到磁力线形成的奇妙图案。当两块磁铁同极靠近时相互排斥,异极靠近时紧紧相吸,孩子们瞪大了好奇的眼睛。张燚还展示了指南针、磁性冰箱贴等生活中的磁铁应用,让大家明白科学知识就在身边。
课程最后,孩子们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验,看着冰块在手心慢慢融化成水,加热后又变成水蒸气,直观理解了固态、液态、气态的转化原理。这些生动的实验不仅传授了科学知识,更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目前,夏令营的课程仍在继续。接下来,孩子们还将探索声音的传播、电的奥秘等科学主题,学习更多编程技巧,让这个夏天在知识的海洋中快乐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