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烟台大学“编译未来“夏令营第八日:雷锋精神与科学乐趣的碰撞

    发布时间:2025-08-24 阅读:
    来源:秦路宇
烟台大学“编译未来“夏令营第八日:雷锋精神与科学乐趣的碰撞
烟台大学-秦路宇
7月的烟台,暑气渐浓,烟台大学“编译未来“夏令营迎来了第八个活动日。在这一天里,在和万家党群服务中心,7至11岁的孩子们既聆听了雷锋故事,又动手制作了空气炮,还在成语故事中汲取智慧,最后在AI世界里探索未知,度过了充实而有趣的一天。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教室,孩子们整齐地坐在座位上,等待着第一节课的开始。当志愿者老师问到“你们知道雷锋叔叔吗“时,孩子们有的点头,有的摇头,还有的小声说出自己听过的零星故事。课堂上,老师没有单纯讲述雷锋的生平,而是通过“雨中送大娘”“节约每一个螺丝钉”等具体事例,让孩子们理解什么是助人为乐、勤俭节约。
“雷锋叔叔帮别人搬砖的时候,自己也很累吧?”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举手问道。老师笑着回答:“是呀,但帮助别人之后,他心里是快乐的。就像你们在夏令营里帮同学递剪刀、捡东西一样,也是在学习雷锋精神呢。”简单的对话让抽象的精神变得具体可感,孩子们的眼神里多了几分理解。
 
赵玉玲讲雷锋精神
上午第二节的实验课,成了孩子们最期待的环节。当志愿者们把纸箱、胶带等材料搬到教室时,孩子们立刻兴奋地小声讨论起来。“今天我们要做一个能‘发射’空气的炮,它没有炮弹,却能推倒纸杯哦。”老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原理,孩子们的目光紧紧盯着老师手中的道具。
分组制作时,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四人一组的小团队里,有的孩子负责用小刀在纸箱侧面开洞,有的专注地用胶带密封纸箱缝隙。“这里还有缝隙,会漏气的!”一个戴眼镜的小男孩着急地提醒队友,连忙拿起胶带仔细粘好。当第一组成功用空气炮推倒半米外的纸杯时,教室里爆发出阵阵欢呼。
 
小朋友做空气炮实验
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成语故事视频成了最好的“消暑剂”。《完璧归赵》中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负荆请罪》里廉颇的知错能改,《班门弄斧》蕴含的谦虚道理,《不耻下问》传递的学习态度,通过动画形式生动展现。每当画面出现紧张情节,孩子们都会屏住呼吸;看到有趣的对话,又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下午的AI课程,更是让孩子们大开眼界。“你们知道吗?现在的AI能认出我们的脸,还能和我们聊天呢。”老师打开演示界面,屏幕上的AI图像立刻和孩子们打招呼:“大家好呀!”孩子们惊讶地睁大眼睛,纷纷对着屏幕挥手。
课程中,志愿者们用动画片展示了AI在生活中的应用:智能音箱能听懂指令,导航软件能规划路线,机器人能跳舞。当问到“AI能像雷锋叔叔一样帮助人吗?”时,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它能帮盲人叔叔看路!”“可以提醒爷爷吃药!”稚嫩的回答里,藏着对科技与善意的美好想象。
课程最后,孩子们还尝试了简单的AI绘画。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他们输入“会飞的房子” “机器人种树”等想法,看着屏幕上逐渐生成的图像,脸上满是惊奇。一个男孩指着自己的作品骄傲地说:“你看,我的机器人在帮小鸟建房子呢!”
傍晚时分,一天的活动接近尾声。孩子们排着队离开教室时,还在兴奋地讨论着白天的收获。简单的话语里,透着满满的收获感。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