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雷锋精神,科学实验趣味横飞烟台大学-王硕
7 月 28 日,编译未来志愿服务团的志愿者们又一次来到和万家社区,为社区里的小朋友们开展了一场以雷锋精神为主题,融合了多种趣味内容的课堂活动。
活动开始,志愿者先给小朋友们讲述了雷锋的故事。他们告诉小朋友们,雷锋叔叔总是乐于助人,看到别人有困难就会主动帮忙,比如帮列车员打扫卫生,帮迷路的小朋友找到家。志愿者还说,雷锋精神就是要我们在生活中多关心别人,多做有益的事。小朋友们听得很认真,有的还时不时点点头,好像在心里默默记下了这些话。

赵玉玲讲雷锋精神
接下来是空气炮制作环节。志愿者们先给小朋友们介绍了空气炮的基本原理,说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当它被压缩后就会产生很大的力量,空气炮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作出来的。然后,志愿者们把制作空气炮需要的材料,像塑料瓶、气球、剪刀、胶带等分发给每个小朋友。
拿到材料后,小朋友们都跃跃欲试。志愿者一步一步地教大家怎么做,先把塑料瓶的底部剪掉,再把气球剪开,取气球的一部分套在塑料瓶剪开的那一端,用胶带固定好。在制作过程中,有的小朋友剪刀用得不太熟练,志愿者就耐心地帮他们剪;有的小朋友气球总是套不紧,志愿者就手把手地教他们怎么用胶带固定。不一会儿,一个个简易的空气炮就做好了。
志愿者让小朋友们试着用自己做的空气炮去吹远处的小纸片,看着小纸片被吹得动起来,小朋友们都开心极了,纷纷举手想再试一次。这个环节不仅让小朋友们学到了科学知识,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武慧敏讲空气炮实验
空气炮制作完成后,就到了成语故事环节。志愿者先给小朋友们讲了 “助人为乐” 这个成语,说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帮助别人会让自己感到快乐,就像雷锋叔叔一样。接着,志愿者又讲了 “拾金不昧” 的故事,说有个小朋友捡到了别人的东西,主动还给了失主,大家都夸奖他。
志愿者还让小朋友们试着说说自己知道的成语,有的小朋友说 “孔融让梨”,有的说 “司马光砸缸”。志愿者就借着这些成语,给小朋友们讲解其中的道理,告诉他们要学会谦让,遇到问题要动脑筋想办法。小朋友们都听得很投入,有的还会跟着志愿者一起念成语。

小朋友学成语故事
最后是关于人工智能功能的介绍。志愿者告诉小朋友们,人工智能就是让机器像人一样思考和工作。他们用图片和简单的视频给小朋友们展示了人工智能的各种应用,比如智能机器人可以陪人聊天、跳舞,智能音箱可以播放音乐、讲故事,还有手机上的人脸识别功能,能认出不同的人。
志愿者还现场演示了智能语音助手,让它播放一首儿歌,当儿歌响起时,小朋友们都很惊讶。志愿者说,人工智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了,以后还会有更多更厉害的人工智能产品出现。小朋友们听了都很兴奋,纷纷问志愿者各种关于人工智能的问题,比如人工智能会不会像人一样吃饭,会不会自己走路。
活动结束的时候,志愿者们问小朋友们今天学到了什么,有的小朋友说学会了做空气炮,有的说知道了几个新的成语,还有的说了解了人工智能。志愿者们笑着说,希望小朋友们能把今天学到的东西记在心里,在生活中践行雷锋精神,好好学习,将来也能发明更多有用的东西。
小朋友们拿着自己做的空气炮,开开心心地和志愿者们道别,期待着下一次这样有趣的活动。这次活动不仅让小朋友们学到了知识,还让他们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在他们心里种下了向雷锋叔叔学习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