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暖童心,科技探未知:托管营里充实的一天烟台大学-赵伊彤
指尖的温度:从故事到行动的接力
上午的课堂充满暖意。老师没有讲大道理,而是翻开一本画风温馨的绘本:“看,这位解放军叔叔,他悄悄帮列车员打扫车厢,把雨中的大娘送回家……” 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听着雷锋叔叔一件件平凡又温暖的小事。“他为什么总想着帮别人呢?”一个扎辫子的小姑娘轻声问。“因为他觉得帮助别人,自己心里也暖暖甜甜的,就像你分享糖果给好朋友时的感觉一样。”老师笑着回答。孩子们的眼睛亮了起来,纷纷举起小手:“我可以帮弟弟妹妹系鞋带!”“看到垃圾我会捡起来!”“午睡时我会轻轻关门不吵大家!”他们拿起彩笔,在“小暖阳行动卡”上画下自己的承诺:一个微笑的太阳下,是扶起的花盆、关紧的水龙头、分享的图书……
赵玉玲讲雷锋精神
故事城堡:穿越时空的智慧之旅
故事时间的帷幕拉开,孩子们乘上想象的翅膀。动画短片《完璧归赵》里,蔺相如面对秦王不卑不亢、机智周旋的身影牢牢抓住了孩子们的心。“秦王好凶,但蔺相如一点也不怕!”“他用玉要撞柱子那下真勇敢!” 老师按下暂停键,化身“故事导游”:“如果你是蔺相如,捧着和氏璧站在大殿上,心会砰砰跳吗?你会怎么办?” 孩子们瞬间化身小勇士和小谋士,有的叉腰挺胸模仿蔺相如的镇定,有的皱着眉思考对策:“先假装答应他,然后偷偷把玉送回去!”“要像蔺相如那样,抓住秦王的弱点!” 故事里的勇气、智慧和幽默,在热烈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化作滋养心灵的养分。
你好,AI小伙伴!
下午的科技角,孩子们遇见了一位特别的“新朋友”——人工智能。辅导员张老师像介绍一位神奇伙伴一样,展示了AI的几样“拿手本领”:
“魔法翻译机”,“超级小画童”“贴心小助手” “效率小超人”四个模块被分开展示,在孩子们一声声惊叹和很多日常生活所能见到的便利中,ai的用处被更清晰的展示在小朋友脑海中
王芝雨讲AI课
“砰!”空气大炮显神威
科学课的高潮在一声声“砰砰”中到来。“猜猜看,空气能当炮弹吗?”赵老师的问题吊足了胃口。他简单解释:“当我们快速挤压密闭空间里的空气,它就会像炮弹一样冲出去,力量很大哦!” 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分组行动,利用废旧纸箱、胶带和剪刀,在志愿者指导下制作简易“空气炮”。“接口一定要密封好!”“炮口要剪得圆圆的!”大家分工合作,干劲十足。空气炮制作完成!瞄准前方搭好的纸杯阵——“三、二、一,发射!” 用力一拍纸箱底部,“嘭”的一声,一股强劲的无形气流呼啸而出,纸杯应声东倒西歪!“打中了!”“我的空气炮威力最大!”孩子们欢呼雀跃,不断调整角度和拍击力度,比赛谁的“炮弹”射程更远、精度更高。小小的纸箱,让孩子们亲手触摸到了“看不见的力量”,科学的神奇在笑声和实验中扎根。
静心耕耘:知识的百宝箱
托管营的尾声,是安静的作业时光。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轻响。孩子们有的在日记本上描绘自己今天想做的“小暖阳行动”;有的构思着一个像蔺相如那样智勇双全的小故事;也有的把“AI翻译”、“空气炮弹”这些新鲜词写进了句子或画成了小插画。辅导员轻声细语地穿行其间,解答着语文造句的困惑和数学计算的难题。“哈,我懂了!原来可以这样算!”一个女孩豁然开朗,笔下流畅起来。这一天的旅程——从温暖故事的浸润、智慧人物的启迪、未来伙伴的初识到神奇力量的探索——最终沉淀在专注的书写里,汇入知识的百宝箱。
夕阳的余晖中,孩子们小心地收好自己的“小暖阳”卡片、带着对故事人物的回味、对AI伙伴的新奇感、空气炮的制作心得,还有工整完成的作业,踏上了回家的路。这一天,温暖的承诺在笔尖定格,古老的智慧在故事里回响,未来的图景在屏幕上点亮,无形的力量在纸箱中轰鸣——在社区这方小小的天地,孩子们的心田被故事浇灌,视野被科技拓宽,更在动手动脑中,收获了探索世界满满的乐趣与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