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青禾牵星·筑梦同行: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助力特殊教育,温暖“星星的孩子”

    发布时间:2025-08-20 阅读: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对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的关心关爱,2025年暑假,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青禾牵星,筑梦同行”实践队在共青团南浔区委员会的指导下,在湖州南浔扬帆康健园开展了为期15天的助教实践活动,在点滴陪伴中见证“星星”的成长。

【课堂协助:耐心陪伴成长】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我们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队员们始终秉持这样的信念。实践队员们主要协助老师完成日常教学活动。在动物模仿课上,帮助孩子们完成“小蚂蚁运粮”、“小兔子跳跳”等动作;在绘画环节,耐心引导孩子们握笔、涂色;在音乐活动中,配合老师示范节奏动作。一位队员回忆道:“一个简单的动作可能要重复示范几十次,但当看到孩子们最终完成时的笑脸,一切都值得。”
 
图为队员协助孩子完成绘画  朱荣耀摄
【数字认知:从陌生到熟悉】
在数字认知课堂上,队员们协助老师引导孩子们认识1-5的数字。通过“数字拍手游戏”,孩子们在队员的示范下,根据卡片上的数字拍出相应次数。从最初的茫然到逐渐掌握,孩子们的点滴进步都让队员们倍感欣慰。特别是当孩子们能独立完成数字配对时,脸上绽放的笑容温暖了整个教室。
 
图为队员协助数字教学 杨春梅摄
【艺术创作:画笔下的世界】
绘画课上,队员们耐心陪伴孩子们完成涂色作品。从最初的握笔不稳到能独立涂出完整图案,孩子们在艺术创作中展现出惊人的进步。有的孩子为翠鸟涂上蓝绿色,有的把数字“5”涂成红色,每幅作品都充满童真童趣。队员们小心保存这些画作,见证着孩子们的成长轨迹。
【音乐互动:节奏中的欢乐】
在“木棍敲击”音乐课上,队员们配合老师带领孩子们感受节奏的变化。从简单的“咚咚”声开始,到能跟随音乐敲出完整旋律,孩子们在音乐中找到了表达的快乐。特别让人感动的是,一些原本对声音敏感的孩子,在队员的耐心引导下,逐渐融入音乐氛围,展现出不一样的一面。
 
图为音乐互动课堂现场 杨春梅摄
【肢体律动:舞动的童真】
动物手势舞课堂上,队员们协助老师示范“长颈鹿”、“羚羊”等动作。孩子们从最初的模仿困难,到能完整做出一套动作,肢体协调性得到明显提升。当音乐响起,整个教室变成欢乐的动物乐园,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是对队员们最好的回报。
【爱的双向奔赴】
“与其说是我们在帮助孩子,不如说是孩子在治愈我们”在这段特殊的旅程中,志愿者们收获了比付出更多的东西:对生命的敬畏,对责任的认知,以及继续前行的勇气。在实践结束后,队员们感慨良多。15天的陪伴虽然短暂,却在每个参与者心中留下了永恒的印记,大家不仅积累了特殊教育辅助经验,更深刻体会到教育工作的意义,播撒改变的力量。而孩子们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是对队员们最大的鼓励。
“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实践队负责人表示,“队员们的用心付出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正如队名“青禾牵星”所寓意的:青年学子如同青翠的禾苗,用爱与责任牵起这些“星星的孩子”,共同奔向更美好的未来。这份温暖的传递,这份责任的传承,正是这个时代最动人的风景。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