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以“惠”促融:为台青来“鹭”筑梦圆梦—闽江学院闽台融合研习社前往厦门开展实践调研行动

    发布时间:2025-08-20 阅读:
    来源:丁安悦、林珈仪、骆佳瑩
     2025年7月8日至11日,闽江学院闽台融合研习社走进厦门市湖里区、思明区,聚焦台青产业融合、创业孵化和政务服务三大核心维度,实地调研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厦门台青创客家及思明区台湾青年发展服务中心,深度挖掘厦门在以“惠”促融领域的多元化实践,为海峡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提供可借鉴的“青年视角”与“实践方案”。
  两岸协同,打造“实习、创业、落地”全链服务
  7月9日,闽台融合研习社成员赴台青创客家开展实地走访,与运营团队深入交流,聚焦海峡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中台青创业痛点与融合路径。“我们专注为海峡两岸青年提供创业、就业、实习服务的平台。希望能让越来越多的台湾年轻人把祖国大陆作为学习生活、创业的理想之地”。台青创客家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台青创客家为台青打造的场地补贴、融资对接、政策解读等“一站式”服务创业扶持体系,助力更多台青融入海峡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让青春力量成为闽台融合的坚实纽带。在这里,实践队员们感受到那份跨越海峡的牵挂与期盼,体会"两岸一家亲"的温暖与力量。
 
图为研习社成员与台青创客家负责人座谈交流
  融合交往,首创涉台“3+3+N”服务模式
  “我们推助优惠政策申报、创业咨询辅导、职业生涯规划、矛盾纠纷调解、心灵关怀等综合服务落地,让来厦门发展的台胞进一扇门可办多项事!”在思明区台湾青年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玥向研习社成员们介绍,中心以“全心全意,祝你成功”为服务宗旨,旨在打造台青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的“示范窗口”,实现从政策咨询到业务办理的全流程便捷服务,增强了台湾青年在鹭岛创业生活的幸福感,助力台胞追梦、筑梦、圆梦。参观完毕后,研习社成员就台青来鹭创业就业面临的困难与中心特有台青创业就业帮扶政策等相关问题与工作人员张玥进行了座谈交流,深度了解到思明区台湾青年发展服务中心涉台服务“成长成才、融合交往、治理创新”三维度一体的涉台“思明模式”。

图为思明区台湾青年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向成员介绍中心特色

图为研习社成员参观思明区台湾青年发展服务中心合影
  以台引台,打造台青来“鹭”就业新平台
  7月8日,研习社成员前往宸鸿科技进行参观访问,特别参观了专门展示时代更迭轨迹与前沿创新成果的样品展区,通过实地观摩,成员们得以近距离地感受技术不断迭代的独特魅力。“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的核心团队以台籍员工为主,截至目前,长期派驻厦门的台籍员工合计两百余人,涉及研发、专利等多元化岗位。”企业负责人向研习社成员们介绍道。研习社的成员们通过与负责人的访谈对话中深刻了解宸鸿科技致力于打造一个两岸人才共融的产业高地,积极鼓励台湾青年来到厦门工作生活,从而有效扩大台湾同胞在大陆的社会参与度,促进两岸文化的深度交流与融合,为台湾青年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也为两岸关系的和谐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为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讲解员向研习社成员介绍公司发展

图为研习社成员与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负责人交流
  随后,研习社成员走进两岸青年心家园,同厦门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范姜锋副会长进行深入采访。在交流过程中,范姜锋副会长明确指出,要想吸引台湾青年愿意来到大陆,并且愿意在这里长期留下来发展,就必须首先吸引一批具有拼搏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卷”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不仅自身具备强烈的进取心,还能通过他们的实际行动和成功经验,进一步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台湾青年来到大陆创业。范姜锋副会长强调,通过这种“以台引台”的独特优势,可以有效地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机制,从而为两岸青年的交流与合作注入新的活力,最终打造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两岸青年创业生态圈。
  “共谋合作愿景,共话美好未来。”海峡青年发展型城市的建设紧紧抓住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乘势而上,全力以赴推动两岸青年同心同行、携手打拼。展望未来,研习社的成员们将不断深入挖掘“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的厦门实践经验,积极投身于这一伟大事业中,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两岸在各个领域的深度交融,携手并肩,共同谱写两岸融合发展的崭新篇章。通过不懈努力,力求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两岸青年的共同成长和美好未来奠定坚实基础,开创更加广阔的合作前景。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