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从竹林到车间:“语”你同行实践队深入探寻镇安麻竹笋的 “振兴密码”

发布时间:2025-07-29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从竹林到车间:“语”你同行实践队深入探寻镇安麻竹笋的 “振兴密码”
 
7月12日讯(通讯员 黄建鑫 郑敏敏)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的号召,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语”你同行实践队走进云浮市云安区镇安镇,开展了为期七天的暑期实践活动。在云浮市健安食品发展有限公司的鼎力支持下,实践队沉浸式参与了麻竹笋从采挖到成品的全流程加工,深入探索了特色农产品产业的发展路径,以实际行动践行乡村振兴战略。

图:为实践队师生合影
 
清晨采挖:泥土中探寻“鲜”机
清晨5点,实践队跟随当地农户走进竹林,学习识别成熟麻竹笋的技巧。在农户的指导下,队员们挥锄采挖,亲身体验“挖笋之道。 “力道和角度是关键,稍不注意就会伤到笋体。”农户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新鲜出土的竹笋被队员们两人一组,搬运至转运车,送往加工车间,开启了它们的“变形之旅”。

图:为实践队员和农户一起搬运麻竹笋
 
初加工环节:匠心与科技的融合
在预处理车间,队员们学习了竹笋剥皮的技巧。老师傅的“一刀旋”技法令人惊叹——仅用三刀便能完整剥去笋衣,展现出非凡的匠心独运。队员们反复尝试后终于掌握要领——“力度要恰到好处,既要得剥干净,又不能浪费可食部分。” 随后,竹笋被切割成统一规格的块状,经过多道清水漂洗和气泡清洗,变得洁白透亮。公司负责人邓爱民介绍:“我们采用循环水系统,既保证了清洁度,又实现了节水环保。”

图:为实践队员体验剥笋
 
深度加工:严格把控品质
随着加工流程的推进,麻竹笋进入到"终极形态"塑造。麻竹笋需先经过蒸煮,再自然冷却,随后进行高温杀菌和紫外线消毒包装。每个环节都蕴含着"强迫症式"的品控细节,确保每一片笋都能达到最高品质标准。“原来我们吃的每一片笋,都经历了这么严苛的'入职考核'。"参与质检的实践队员笑着比划道,"比我们找工作还严格呢!" 从原料验收、分选、预处理、漂洗、蒸煮、冷却、内包装到高温杀菌,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其中,原料验收、分选、内包装和高温杀菌更是关键控制点:原料需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分选环节需剔除变质竹笋,内包装需确保密封严密,而高温杀菌则需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100℃,15-20分钟)。这些严谨的工序确保了竹笋罐头的品质完全符合国家标准(QB/T1406-2014)。

图:为实践队员展示麻竹笋剥皮成果
 
青春宣言:争做乡村振兴“新农人”
乡村振兴非一朝一夕,需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在此次实践活动中,“语”你同行实践队不仅深刻体会到麻竹笋加工流程的规范化与专业化,更真切感受到现代农业中科技赋能与匠心精神的深度融合。队员们一致表示,将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严谨的态度投身未来实践,充分发挥专业所长,为镇安镇产业发展注入青春动能。同时,他们将在实践过程中锤炼本领,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为“百千万工程”实施贡献智慧与力量。
 
作者:黄建鑫 郑敏敏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