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命,“救”在身边
苏州大学医学院暑期实践团助力急救知识普及
7月7日下午五点整,苏州大学医学院“博爱同行,苏护青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准时参加暑期实践活动的出征仪式。手持鲜红队旗,每一位成员额头布满汗水,脸上挂着微笑。活动负责人张彤分享道:“我们本次暑期实践活动目的是普及急救知识,让群众提高自救和他救的能力。在突发疾病或意外事故发生时,及时的急救措施可以极大地提高患者存活的可能性,但目前仍然有很多人不知道该如何科学施救,因此我们团队希望通过各位成员的团结努力,共同推动急救知识的传播。”
为了将急救知识宣讲工作落实到位,团队成员于7月8日上午前往苏州市红十字急救培训基地接受技能培训。培训地点是苏州100医院5号楼三楼一间明亮的培训室,里面设有多媒体影像和专业教学模具,白色墙壁上张贴红色宣传标语,“一走进去就感受到‘人道救援’的重要性,我肃然起敬,对急救知识的学习也格外认真”,成员夏成熙深有感触。专业培训员围绕心肺复苏、AED的使用、气道异物梗阻、创伤止血技术以及伤病员体位管理等多个方面展开详细讲解。团队成员一边仔细聆听讲解一边利用教学模具进行实操演示与场景化模拟训练,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强化对急救知识的学习效果。

图为团队成员参加急救培训 张英姿供图
在接受培训后,成员们按照计划前往沧浪街道玉兰社区进行宣传演示。宣讲演示活动于7月8号至7月10号开展,主要安排包括:7月8号社区儿童中暑防溺水宣讲活动和心肺复苏及AED教学宣讲活动;7月9号社区中老年人防中暑、夏季高发病自救宣讲活动;7月10号社区党员应急救护培训宣讲活动。考虑到夏季是溺水和中暑的高发季,负责宣讲的成员在讲授一般急救知识的基础上,着重讲解了中暑和溺水的应对措施。社区群众对各项宣传活动的反响十分热烈,家长带着儿童积极参加宣讲活动,每一位儿童都由对应成员一对一辅导,学习基础包扎方法和心肺复苏具体操作。老年党员也发挥带头作用,学习防中暑和老年人夏季高发病自救方法,如:藿香正气水的正确使用方法。其中早早到场、坐在第一排的张爷爷表示,宣讲让他“收获不少”,他也会把自己学到的急救手段“告诉那些没能来的人”。

图为成员为儿童展示心肺复苏操作 张英姿供图
在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成员们了解到一些群众的担忧,一方面他们想救人,一方面他们又担心自己的不当操作造成病患病情加重,因此承担法律责任,对此团队成员特地去拜访资深急救培训员薛花老师,与她展开一场有关急救话题的深度访谈。薛花老师告诉我们,《民法典》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因此遇到他人突发急性疾病群众可以放心救,因为法律自会撑腰。

图为访谈薛花老师 夏成熙供图
“虽然很辛苦,但这个暑期为玉兰社区老人小孩宣讲防暑与急救,守护健康,意义非凡。”郑想骄傲地分享她的汗水与喜悦。暑期实践活动会结束,但急救知识科普工作将会被持续推进,无论何时何地,生命永远值得被尊重与守护。学习急救知识,拥有救人勇气,意外可能到来,但善良与爱意可以逆转生死,托起宝贵的生命。苏州大学医学院“博爱同行,苏护青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也会利用此次活动收获的宝贵经验,继续为急救知识普及作贡献。

图为团队合影 郑想供图
团队名称:“博爱同行,苏护青春”暑期实践团
撰稿人:胡一鸣顾馨田
审核通讯员:顾馨田
供图者:张英姿夏成熙郑想
联系人:张英姿13814910966
指导老师审核人姓名:胡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