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社会调研实践心得​

发布时间:2025-07-24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一、 深化理解:“两山”理念的根基与活力
问卷说明中明确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深刻阐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今天的独立走访与问卷调查中,这一理论不再是纸上条文,而是转化为受访者口中的认同与实践。无论是那位注重减少塑料使用、坚持垃圾分类的家庭主妇,还是那位期望通过远程办公减少通勤碳排放的上班族,他们的具体行为和朴素愿望,都生动诠释了“生态就是经济”这一辩证关系的核心意涵。我深刻体会到,“两山”理念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在于它紧密扎根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与长远福祉之中,它超越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简单对立,描绘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清晰路径。
二、 实践模式创新:独立行动,深入触点​
与前几天团队集中行动不同,今天的实践模式调整为队员各自在家,依托个人社交网络,灵活地进行线上线下结合的独立调研。这种方式虽然少了集体行动的磅礴声势,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优势:​触点更广、交流更深、观察更细。通过拜访邻居、亲友及线上联系,我们得以触达平时大型集体活动难以覆盖的、分布更为广泛的人群,包括不同年龄段、职业背景和居住环境的个体。更重要的是,这种一对一或小范围的接触,往往能促成更坦诚、更深入的交流。当受访者在自己熟悉、舒适的环境下(如自己家中)接受访问时,他们更愿意分享内心的真实想法和具体的生活实践细节,如同今天通讯稿中提到的那些具体案例。这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渗透,帮助我们采集到了更真实、更生动的民情民意,感受到了“两山”理念在不同生活场景中的不同面向。
三、 数据背后的洞察:共识、实践与期待
今天的初步数据分析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量化视角:
​高度的实践认同与行动:​​ 60%以上受访者在家中实践垃圾分类且认为有效,这组持续上升的数据令人振奋,清晰表明“两山”理念倡导的绿色生活方式(尤其是垃圾分类这类基础工作)正在快速普及并得到广泛价值认同。这是理念转化为行动力的有力证明。
​参与障碍的指向性:​​ 近40%的受访者将“缺乏便捷的参与渠道”视为影响其参与环保活动的主要障碍,30%提及“时间精力不足”。这尖锐地指出了当前环保推广中的关键瓶颈——可及性与可融入性。“两山”理念虽深入人心,但将其转化为便捷、省力、易于融入日常生活的具体行动方案和参与路径,是激发更广泛社会动能的当务之急。
​强烈的支持期待:​​ 超过50%的受访者最希望政府提供“更清晰的环保政策指引”和“增加社区环保设施”(如分类垃圾桶、回收站)。这明确传递了公众对政府主导作用的期待:一方面需要在政策层面提供清晰、稳定的预期和指引,消除参与者的疑虑;另一方面,亟需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将便利的环保实践条件送到居民“家门口”。这与上述“便捷参与渠道”的需求高度吻合。
四、 个人感悟:从数据到价值,从了解到建设
通过今天的深入访谈和数据分析,我深切体会到社会调研的独特价值:
​连接理论与现实: “两山”理念宏大而深刻,但调研将其具象化为一户户居民的垃圾分类习惯、减塑努力、节能需求和对公共设施的意见。这种连接让我更加坚信理论的正确性和现实落地的路径。
​倾听民意的精准性:数据和受访者的心声清晰地指出了当前工作的亮点(垃圾分类普及)和痛点(渠道不便捷、设施不完善)。这让我们后期的报告撰写和政策建议能够“有的放矢”,不再是泛泛而谈,而是精确回应公众的真实关切和实际需求。
​认识到个体微光的力量:每个受访者的环保实践,无论多么微小,都是“金山银山”画卷上的一抹亮色。那位主妇的努力,那位上班族的愿望,都是汇聚成社会广泛认同与参与洪流的涓涓细流。调研的过程也是发现并传递这些动人故事的过程。
​赋能感的增强:分析这些来自基层的数据与声音,并意识到它们有可能为“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更具体、更有力的支持”,让我们切实感受到社会实践的价值,增强了作为青年学子参与国家建设、贡献青春智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 总结与展望
今日的独立调研实践,在灵活的形式中收获了不亚于集体行动的质量与深度。数据与案例进一步验证了“两山”理念在基层的广泛认知和不断深化的实践基础,同时也清晰揭示了“便捷参与机制”和“基层设施建设”这关键两环的迫切需求。这些都为我们接下来的调研报告撰写、成果转化和政策建议明确了方向。个人的收获不仅仅是数据的采集,更是理解力的提升、观察力的磨砺和社会责任感的升华。
明天,我和队员们将继续以这种方式深入不同群体,用心倾听、细心观察、认真记录。我们坚信,汇聚这些来自基层的、鲜活的、经过初步验证的声音,不仅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命力的有力印证,更将为促进这一伟大理念更广泛、更深入地融入社会经济生活,最终铸就看得见、摸得着的“金山银山”,提供不可或缺的民意基石和实践路径参考。这份调研心得,也源于此,并将引导我们继续前行。
 
 
作者:曹博 来源:中央生态文明建设办公室政策解读文件(2022年版)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竹编技艺进课堂 非遗传承润童心
  • 7月24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途砺心 惠民笃行”乡村振兴促进团在实践基地开展了以“探乔口古韵 拾水乡童趣”为主题的
  • 2025-07-24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