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艺绘乡村展新貌,匠心筑梦促振兴——红色印记实践团用青春与匠心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07-24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号召,扎实推进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7月6日下午,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数字创意学院“双百行动”实践队红色印记实践团走进廉江市吉水镇江头村。他们用画笔书写乡土故事,用汗水浇灌青春理想,以实际行动践行“双百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的青春动能。

精心谋划:艺术创意与乡村文化的碰撞

  在6月中旬,红色印记实践团便在美术楼召开了墙绘画稿方案研讨会。会上,指导老师李琴首先详细阐述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强调此次墙绘项目不仅要美化乡村环境,更要融入当地文化特色,赋予乡村文化新的活力。

  (图为师生针对墙绘初稿进行探讨  黄海遥摄)

  团队成员们围绕主题创意、艺术表现形式展开了热烈讨论。有人主张保持传统写实风格,以唤起村民的乡愁记忆;有人提出融入现代潮流插画元素,让文化墙更贴近年轻一代的审美。大家从色彩搭配、画面构图到字体设计,逐一研讨,碰撞出创新火花。多位成员还展示了前期构思的草图,结合实地墙面尺寸与江头村的环境特点,不断修改完善,力求让每一幅画都成为“讲述乡村故事的窗口”,彰显乡村振兴的精气神。

  出征前,实践队师生围坐在一起,就墙绘项目的实施细节与分工进行深入讨论。李琴老师耐心倾听同学们的想法,给予专业指导,为方案的完善提供宝贵意见,确保墙绘作品既能展现艺术魅力,又能契合乡村文化特色。跨学院师生共同参与墙绘方案研讨,大家积极交流想法,从不同学科视角为方案落地出谋划策,为打造具有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的墙绘作品奠定坚实基础。


(图为李琴老师与实践团成员们讨论实施进度安排与分工  黄海遥摄)

  (图为跨学院师生探讨方案落地  黄海遥摄)

  实地调研:脚步丈量乡村,匠心雕琢画卷

  7月6日下午,在廉江市吉水镇江头村莫艺雄书记的陪同下,实践团成员7月6日下午,在廉江市吉水镇江头村莫艺雄书记的陪同下,实践团成员测量墙面尺寸、考察实地可用环境元素……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团队以“创意绘画”为核心调整设计方案,让画稿充分融合当地产业特色、乡村振兴标语,并巧妙运用潮流化的视觉语言,让文化墙既承载历史底蕴,又焕发时代新意。

  (图为红色印记实践团与莫艺雄书记实地考察与探讨墙绘文案  李卓婧摄)

  红色印记实践团的成员们以实际行动让乡村文化“活”起来、“动”起来,为传播乡村文化贡献青春力量。实践团的设计理念正体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汗水耕耘:盛夏酷暑下的坚守与奉献

  七月盛夏,烈日当空。红色印记实践团的成员们却毫无怨言,撸起袖子,迎着高温开始绘制文化墙。他们手持画笔,细心描摹线条,反复调色、上色、修饰……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汗水与匠心。哪怕汗水顺着脸颊滴落,他们依旧专注于手中的画笔,用坚守和毅力诠释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虽然辛苦,但能为乡村美化出一份力,我们感到无比自豪。”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专业技能,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服务社会、奉献乡村的意义。


  (图:红色印记实践团成员们铺大色块过程  李卓婧摄)

  (图为红色印记实践团成员们刻画细节过程  陈露露摄)

  慰问关怀:盛夏送清凉,关怀暖人心

  7月8日下午,数字创意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付尧教授带领党员教师一行来到江头村,看望正在开展社会实践的实践团成员,高度认可了大家在社会实践中的积极表现和辛勤付出。他指出,同学们深入乡村进行墙绘创作和非遗文化调研,为乡村振兴贡献了青春力量,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付尧教授鼓励大家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素养,将艺术与设计的力量融入乡村建设,为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他提醒同学们注意实践中的安全与团队协作,期待大家圆满完成实践任务,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


 (图为付尧教授等党员教师们和红色印记实践团的成员们交流  陈露露摄)

  (图为付尧教授等党员教师们慰问红色印记实践团  陈露露摄)

  文化焕新:墙绘讲述乡村振兴的“新故事”

  一面面原本单调的墙壁,逐渐被赋予了生命。人物形象跃然墙上,乡土风情与生态场景交织呈现,文化标语以艺术化的形式传递着乡村振兴的理念。这不仅仅是几幅墙画,更是乡村文化自信的展现,是村民精神风貌的写照。它们成为乡村中的“宣传员”,引导村民改善人居环境、树立文明新风,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我们希望用画笔把文化‘画活’,让每一面墙都能讲述属于江头村的精彩故事。”实践团成员表示。

  (图为红色印记实践团成员们墙绘过程  陈露露摄)

  青春之力:以行动践行“百千万工程”

  从策划设计到实地绘制,红色印记实践团的同学们用青春和汗水诠释着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担当的精神。他们以大学生独有的创意视野和专业技能,让传统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这不仅是一场社会实践,更是一次青春与乡土文化的深情对话,一次信仰与责任的力量传递。在这片土地上,红色印记实践团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让非遗文化活起来、让乡村文化美起来”的青春誓言。

  (图为付尧教授携党员教师与实践团成员合影留念  数字创意学院摄)

作者:刘巧青、李卓婧 来源: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数字创意学院红色印记实践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竹编技艺进课堂 非遗传承润童心
  • 7月24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途砺心 惠民笃行”乡村振兴促进团在实践基地开展了以“探乔口古韵 拾水乡童趣”为主题的
  • 2025-07-24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