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寻竹魂植廉心: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文脉薪传队板桥精神传承之行

发布时间:2025-07-08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6月25日,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文脉薪传队走进启东滨海幼儿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传承活动。本次活动聚焦郑板桥清廉精神,通过纪念馆深度研学与幼儿园趣味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化薪火接力。
         活动伊始,文脉薪传队成员们走进郑板桥纪念馆,开启精神寻根之旅。在古朴的展厅内,队员们系统学习这位清代廉吏、诗书画“三绝”大家的人生历程。从“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民本情怀,到“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风骨,再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清廉操守,纪念馆的每一件展品都成为队员们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这场沉浸式研学,为后续的传承行动奠定了坚实的认知与情感基础。
         带着纪念馆的厚重积淀,文脉薪传队走进启东滨海幼儿园,将郑板桥的精神智慧化作滋养童心的甘霖。志愿者们精心准备了生动有趣的动画短片,用孩子们喜爱的形式,娓娓道来郑板桥“画竹喻志”彰显气节、“开仓赈灾”勇担道义的经典故事。尤为巧妙的是,队员们运用充满童趣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读了“难得糊涂”中蕴含的豁达智慧与“吃亏是福”包含的朴素哲理。欢声笑语间,传统文化的种子悄然播撒在孩子们纯净的心田。
        在实践环节,志愿者们引导孩子们化身“小小板桥”,进行独特的竹签绘竹体验。孩子们手握象征着郑板桥气节的竹签,用五彩的画笔认真勾勒心中竹影。稚嫩的小手描绘出的线条或许朴拙,但劲节向上的意象已跃然“签”上。当一件件充满童趣的“微型竹画”在孩子们手中诞生,郑板桥笔下竹子的清雅高洁与坚韧不拔,便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孩子们亲手触摸、用心感受的文化印记。
      “我们期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廉洁的种子和传统的智慧像春雨一样,无声地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团队成员周婧琦表示,“这根小小的竹签,不仅是画布,更是郑板桥清正廉明精神的具象载体。当孩子们亲手在竹签上描绘竹子,那份对正直品格的感知便会在心中生根发芽。”
         本次“寻竹魂植廉心”之行,是文脉薪传队探索文化传承新路径的成功实践。它巧妙架起了连接历史深度与童年纯真的桥梁,让郑板桥的清廉精神与人生智慧,以可感、可知、可参与的方式,深深植入新一代的心灵土壤。文脉薪传队将继续秉持初心,探索更多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传承之道,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在新时代焕发更加蓬勃的生机。
作者:周婧琦 来源:扬梓睿,全佳慧,陈怡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寻竹魂植廉心: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文脉薪传队板桥精神传承之行
  • 生科院达人学社赴株洲炎陵县社会实践团前往天麻种植基地调研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