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谢利佳)2024年8月10日至20日,湖州师范学院“从‘浙’出发,语连新藏”推普团队团赴西藏自治区的拉萨市、那曲市等地,开展了为期10天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浙韵润雪域,推普筑桥梁,共赴西藏行 在辽阔的青藏高原上,蓝天白云下,湖州师范学院的“从‘浙’出发,语连新藏”暑期社会实践队怀揣坚定的信念与崇高的使命,从江南水乡踏上雪域高原,致力于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西藏地区的发展。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普通话的普及不仅是一项教育任务,更是促进民族团结、增进文化认同的重要桥梁。
实践队的同学们用标准的普通话,耐心地为西藏的孩子和居民授课,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体验语言带来的便利与乐趣。从烟雨江南到雪域高原,这不仅是地理上的跨越,更是文化桥梁的搭建。在浙江的日子里,实践队成员们学习了先进的科技知识,感受了多元的文化风情,但他们心中对西藏的热爱与牵挂始终未变。如今,实践队满载收获,用知识的力量连接起浙江与西藏的情谊。
在丹杰林三巷,实践队还积极宣传推广普通话的理念,引用国家推普口号,如“人人都讲普通话,人人都写规范字”、“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讲普通话,写规范字,诉说爱国情”。作为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推广普通话不仅有助于增强民族之间的沟通与理解,维护国家统一,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同时也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此外,实践队还深入八廓街,通过经典诵读、图文辨识等趣味活动,以及奖励机制,提高居民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和参与度。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普通话推广的形式,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也满足了不同年龄层、不同学习习惯的乡村居民的需求,使普通话的学习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推广普通话,是时代赋予的新征程。让我们携手共进,以标准语言打破沟通的壁垒,汇聚各方力量,用语言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共同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推普团队花样展教学,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随着中国脱贫攻坚战的圆满胜利,乡村振兴战略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一重要时刻,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更是激发乡村潜力、释放农村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
2024年8月10日,“从‘浙’出发,语连新藏”推普团队从浙江启程,携手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色尼区那么切乡自日多嘎村委会,联合开展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普通话学习活动。本次社区小课堂旨在通过趣味课堂,进一步提升乡村地区普通话的普及率,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活动中,实践团成员扎西顿珠带领村里的孩子们和村(居)民们,开展了“普通话小讲堂”和“点对点教学”等形式多样的普通话教学活动,让参与者在欢声笑语中感受普通话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本次活动具体分为两个模块,“普通话小讲堂”和“点对点教学”。在社区的教室中,村民们认真的围坐在一起,扎西顿珠用标准的普通话为主,藏语为辅的方式,首先为“学生们”进行了诗歌的示范性朗诵,并用藏语为他们科普使用普通话的必要性,鼓励他们将普通话作为自己的第一语言。
随后,扎西顿珠运用互联网的科技,一对一对于藏民进行简单普通话的教学,从最基础的字词“十、儿、小、马、车”到成语、句子,逐步加强他们的练习。在活动的最后,所有人用普通话大声说出“从“浙”出发,语连新藏”,在场的人们无一不为自己的进步而喝彩,村委会中洋溢着快乐的学习气氛。
普通话作为全国通用语言,对于乡村地区的教育、文化及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它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还能推动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的繁荣。推广普通话可以有效打破乡村地区的语言障碍,提升乡村居民的交流能力和沟通技巧。这不仅促进了乡村内部的合作与互动,还增强了乡村居民与外界的交流与联系,为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视野拓展。
通过此次活动,实践团队成员们深刻认识到推广普通话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未来,我们应持续深入推进普通话的普及工作,将其与乡村特色产业、人才培养和文化振兴紧密结合,切实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将普通话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