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财经大学重迹红旅实践团响应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号召,走进汕尾市红草镇。他们重走革命前辈和当地百姓的足迹,探索当地红色文化、特色农产业蚝文化及其他旅游资源的发展与现状。
团队与红草镇团委书记及工作人员开会(通讯员 黄俊游 摄)
团队第一站去到了铜鼎山,他们调研铜鼎山的山上多彩滑道、松鼠部落、玻璃桥、玻璃桥和儿童乐园等旅游娱乐设施的运营情况。在深入了解铜鼎山游乐设施期间,他们对铜鼎山旅游景区的设施项目及其游客参与状况有了更深的认知与思考。
团队在参观铜鼎山的松鼠部落(通讯员 纪佳彤 摄)

汕尾市城区红草镇新村村——胜利大营救宣传墙(通讯员 黄俊游 摄)
蚝文化深度体验-晨洲村蚝文化展示馆参观 团队的第二天来到了汕尾市晨洲村——中国蚝乡。在晨洲村团委书记黄东瑜的带领下,他们参观蚝文化展示馆,晨洲生蚝的生长过程,蚝民如何养殖生蚝、打捞生蚝,科普生蚝的相关知识以及介绍晨洲村的周围环境、基本概况、节庆活动等。黄东瑜还特地为成员们组织了一场蚝文化分享会,成员们深入了解蚝文化这一特色养殖文化的内涵,为后面的蚝文化IP和井盖的设计与绘就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在村内的蚝文化展示馆,团队成员耳闻一个历史故事:当地养蚝居民都姓黄,有一段有趣的历史,原来当地的祖先都姓邓,因为跟姓黄的祖先换了地,所以也改姓黄。
汕尾市晨洲村——中国蚝乡通讯员(通讯员 黄俊游 摄)

黄东瑜为团队成员讲解蚝文化(通讯员 纪佳彤 摄)
文旅融合新策略-结合红色剧本杀引入旅游路线规划 红色文化与农产业调研 团队的最后几天的行程来到了新村村.在新村村,他们发现村内有许多红色文化旅游景点:成兴大院(何香凝掩蔽处)、胜昌大院(柳亚子掩蔽处)、胜利大营救新村陈列馆、杨捷江故居和杨小岳故居。除红色文化之外,他们还在村里发现了很特别的墙——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墙,这面年代久远,由生蚝构成了独特的花纹的墙向队员们无声地讲述着红草镇蚝文化的故事。
经过近一周的调研实践活动,他们发现一些问题:一方面,新村村、晨洲村和红草社区这些旅游景点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足,一般很少有外地游客来参观;另一方面,当地长住居民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前往香港,当地的红色文化与特色蚝文化缺乏创新活力。据此,团队决定结合红色剧本杀形式串连新村红色文化故事脉络引入旅游路线规划策略,从文旅业态新视角来促使休闲农村观光与红色文化并举实现文旅融合新发展。
未来,广东财经大学重迹红旅实践团会继续讲好红草故事,感悟红草文化的魅力。以发展“文旅规划+文化传承”为目标,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为红草镇完成旅游规划线路、文创IP和特色井盖绘制设计,让更多人了解红草镇,看到中国乡村的闪光点,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为“百千万工程”赋能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