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感悟大河之治 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4-08-30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1.序言
习总书记曾经说过“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 作为一名大学生,参与思政教育社会实践是一次极具意义和价值的经历。以下是我们团队对这次社会实践的心得体会。
2.实践背景与目的
2.1实践背景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关键部分和最佳实现方式,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这一重要时刻,对于山东农业大学的学子而言,农业农村不仅是理想的实践基地,也是梦想启航和民族复兴的发源地。鉴此,我们迈出校园,走向社会,将理论付诸实践,深入乡村,亲临田野,在东营杨庙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2实践目的
通过此次实践,我们旨在深入了解社会现状,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学校的‘冲一流’建设中展现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贡献青春的能量。
3.实践内容与过程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调研团沿着黄河流域的历史脚步,紧紧跟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的脚步,来到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这个为改善黄河原蓄滞洪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新建的新型社区,进行了7月20日—22日的思政教育社会实践。
3.1走进杨庙社区,体悟民意民情

活动伊始,成员们一同前往杨庙社区,与杨庙社区党委书记进行工作对接,了解到当地基本情况和所需注意问题,后在社区内分组进行了初步踩点,通过问卷调查与走访交流的形式,与社区内的老人和孩童们进行沟通交流,为下一步社会实践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了解到社区居民对社区建设、社区环境、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感受社区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居民的生活风貌。之后,团队参观了智慧治理中心、公共法律服务室,感受到了科技与社区管理的深度融合,充分感悟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图1:团队成员进行走访调查,汲民之所需 

图2:讲解员带领团队成员参观智慧管理中心
3.2参观南展文化,重温脱贫历程

7月21日,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参观了黄河南展区历史文化展,倾听“南展工程”宣讲,认识到南展的由来,深刻了解了这次搬迁是一次担当之迁、幸福之迁、振兴之迁,看到了南展人民为黄河防汛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被南展的党员群众无私奉献、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地感动。杨庙社区在党的领导下也逐渐变成了如今产业兴、人民富的和谐家园。此外,我们还参观了农村文旅产业园区“黄河里”,在这里通过参观场地、老物件等实物,感受时代留下的乡愁记忆,传承灿烂的黄河文化,倾听新时代的“黄河故事 。

图3:杨庙社区特色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          

图4:讲解员讲解南展工程

3.3“萤火”燃出荧光,爱心永不熄灭
7月22日,团队进行了图书捐赠与义务支教活动,旨在丰富社区孩子们的阅读资源,激发他们的阅读好奇心,激励他们更好的学习,给予孩子们美好的祝愿,助力乡村希望火种。

图5:在萤火虫课堂进行图书捐赠与志愿讲解活动       
3.4 站在初心石旁,重温铮铮誓言

活动最后,调研团队在初心石前,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杨庙社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国槐树下,柏油路旁,十五个遒劲有力、行云流水的红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壮志,拳拳在心。嘱托,殷殷在耳。此行不仅是加深了成员们对杨庙社区的认识,也使成员们更好的了解了在党的领导下黄河沿岸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图6:团队成员在习总书记站过的初心石前重温铮铮誓言
4.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尝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而实践教学则是思政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次实践中,我们深刻体悟到党对思政教育的重视,明白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重要意义。
但随着实践活动的开展,仍有许多问题与不足需要解决改善。例如,一些实践活动仅仅停留在参观、访问层面,缺乏深度的思考和讨论,参与后难以将实践经验内化为自身的信念和行为;此外,我们意识到实践活动与现实社会问题联系不够紧密,在实践中难以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同时形式缺乏创新和多样性,难以满足杨庙社区内不同成员的需求,针对当地的惠民工程,普惠措施没有更加具体分析,没能做好由点及面的设计调查问卷。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团队成员集思广益,积极寻找解决措施。通过加大对杨庙社区成员的走访调查完善调查问卷,进一步了解到在党建引领下杨庙社区翻天覆地的变化,收集了社区居民对社区建设、精神文化生活以及思政教育实践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此外,为加强思政教育实践引领作用,团队成员进入“萤火虫课堂”,通过浅显易懂的讲解使孩子们对思政教育有了初步了解,从自身做起将实践经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团队成员将通过与专业教育结合,与杨庙社区当地情况相符,不断丰富实践形式,扩大思政教育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使思政教育真正走入大学生生活。
5.实践的收获与感悟
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深入领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青年的重要论述和讲话精神,加深了对思政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团队成员深入东营市垦利区杨庙社区开展三下乡活动,深刻领悟五十年前,半个世纪,三代人共同造就的南展文化。
“五十年沧海桑田,黄河岸边党旗正红。五十载风雨同舟,党建引领南展蝶变。“那些年,党组织带领群众栉风沐雨,战天斗地,党员引领群众紧随,上房台、守大堤,保入海口一片安宁在这一方热土上见证了党员带头舍小家顾大家,共奔小康的光辉岁月。团队成员走访群众,体会在党的引领下人民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倾听群众的热切期盼,记录杨庙社区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最后,团队来到杨庙社区的萤火虫学堂开展图书捐赠与支愿讲解活动,丰富了社区的儿童学习资源,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引领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大学生真正走近思想政治教育,让思想政治教育“动”起来,“活”起来。
6.结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们作为山农学子,应该展现山农风采,用亲身实践丈量祖国的每片土地,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冲一流”建设中展现山农学子的青春风貌,为学校建设“一流”高校增砖添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山东农业大学沿黄涉农红色调研团
(宫景晓 周忻瑞 刘佳莉 胡甜语 王雯雯 郝李媛 王洪昭 王文琦 杨子晗)
作者:宫景晓 来源:学生投稿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青春筑梦雄安:实践贡献智慧力量,共绘新区发展蓝图 ——北京科技大学“未来之城·京韵雄心”实践
  • 湖州师范学院“从‘浙’出发,语连新藏”推普团队—赴西藏推普促进地区和谐发展
  • 江科大学子暑期实践活动:热心帮扶不停步,托起夕阳在行动
  • 以青春力量赋能红草文旅高质量发展
  • 以青春力量赋能红草文旅高质量发展
  • 近日,广东财经大学重迹红旅实践团响应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号召,走进汕尾市红草镇。他们重走革命前辈和当地百姓的
  • 08-30
  • 探寻先烈足迹,感悟革命精神
  • 探寻先烈足迹,感悟革命精神
  • 为更好学习北上抗日先遣队的英勇事迹与革命精神,7月12日,文法系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檀江林老师和陈发祥老师的带领下赴黄山
  • 08-30
  • 揭秘数字伦理,守护信息安全
  • 揭秘数字伦理,守护信息安全
  • 为了提升公众对数字技术伦理风险的认识,并探索有效的风险化解路径,塔里木大学数字技术的伦理风险与化解路径研究“三下乡”社会实践宣
  • 08-30
  • 美的实践 | 设计学院:青春井冈行 奋斗勇担当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