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是我国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战国时期,自古以来治病救人功不可没,在古今社会中拥有很高的地位。而随着中医的逐渐发展和传承,针灸疗法对于现如今的人们来说又有着怎样的保健作用呢?带着这个问题,安徽中医药学是开启了以“探索针灸疗法的意义”为主题的活动,在此过程中,明白了针灸疗法的作用。
针灸是针刺和艾灸两种治疗方法的合称。古代多称为“灸刺”,把艾灸列在针刺之前。灸,是灼、烤的意思。传统灸法是利用艾叶作为原料,制成艾炷或灸条,在人体的一定穴位上薰灼,借艾火的热力透入肌肤,起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病保健的目的。这种方法常与针刺方法配合应用,故针灸并称。
中医针灸的作用与功效是疏通经络、扶正祛邪。中医针灸是针刺和艾灸两种疗法的一种,其中针灸是一种中医的治疗方法,通过使用针或针和艾条来刺激身体的特定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中医针灸具有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的作用,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如感冒、发热、胃肠道疾病等。中医针灸还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正气,可以治疗一些虚证和寒证。
针灸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适当多喝热水。在针灸过程中,应避免过度紧张,保持放松的心态。针灸后要避免立即洗澡,以免感染。中医针灸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操作者掌握正确的技能运用,并注意控制针刺的部位和角度,避免伤及重要的神经、血管和器官。
现在的中医学习,是任重道远的,而且没有将中医融会贯通,是谈不上创新的。“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我们学习中医针灸,不仅要诵习经典,而且要心存大众。医术是为大众服务的,我们只有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目标,才能更有动力学习。校训讲“继承创新”,可见继承是非常重要的,一些人一知半解的就去给人治病只会害人害己。所以我们要学习针灸,首要的是诵习经典,前人的智慧是无法想象的,尽管限于时代的局限,他们的经验也是值得我们学习。试想中医针灸是多么的博大精深,依靠- -己之力是无论如何也探究不清楚的。所以研习前人的经验,可以让我们快速掌握--些必要的知识,理论总是要和实践相结合的。泥古不化是注定要被淘汰的。我们要将前人的经验和现实密切的联系起来,进而真正掌握属于自己的针灸技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掌握常见病症的病因病机,辩证分型和针灸治疗方法,要重视在实践中学习,在见习实习课中,多动手,多思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针灸治疗的知识和技能。

图为医生在为患者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