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8月23日,阿坝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同舟共济,筑牢家园”三下乡实践活动团队来到汶川县映秀镇开展宣传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实践活动。实践团队紧紧围绕“教育、宣传”的实践宗旨,通过科普宣传、志愿讲解、实地调研的形式展开实践。
【图一】映秀镇宣誓广场合影留念
活动中,实践团队首先在漩口中学遗址前,聆听了历史的回声,重新感受了那段沉重历史的余音,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对生命的尊重。随后,通过科普讲解的方式向当地居民和游客普及地震、洪水防御知识,筑牢了人民群众的安全防线。
【图三】志愿者向游客进行防灾减灾知识科普
同时,在 “5.12”汶川特大地震映秀震中纪念馆,团队发挥专业优势,加大宣传力度。该纪念馆是2012年设立的国有博物馆,不仅完整的呈现了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过程中党中央英明决策,还体现了社会各界大爱援建,灾区群众自强不息、感恩奋进的伟大精神。在纪念馆内,志愿者引导全国各地游客参观纪念馆的各个展区。由旅游管理专业组成的讲解团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向游客们揭示当年地震发生时一些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在这过程中,广大游客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图三】志愿讲解
16年过去了,地震灾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映秀新街上,游人如织;羌寨农家乐,生意兴旺。此次“三下乡”宣讲活动不仅让游客们深入了解了汶川地震的历史和抗震救灾精神,还促进了当地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和乡村地区的文化教育和旅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