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湖南大学学子三下乡:生长千年的文脉

长沙市7月24日电(通讯员 黄豪)每一份文化的记载基本都少不了纸张这个载体,而造纸术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其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文化价值,可以说是生长了数千年,更是文化的脉络。此次探访浏阳手工纸,亲身体验竹子是如何一步一步蜕变成为一张张纸,感悟造纸术千年传承,造纸术是中国的文化,亦是中国的瑰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传浏阳手工纸,却在这个机器纸盛行的年代,真的走的步履维艰。
浏阳手工纸的原材料都取自浏阳本地,全部原生态,造纸用的竹子要求严格,一年只有春分时节左右的竹子可以用来造纸,竹子既不能太嫩,也不能太老,取材的第一道程序就需要老师傅判断竹子成熟度是否可以用来造纸。

图为黄隆根师傅带领团队成员体验上山砍竹子。通讯员 方俊豪 供图
而浏阳手工纸具体又分为五道程序,一百三十多道工序。(网上多为一百二十多道工序,但据黄隆根师傅所说实为一百三十多道工序)其复杂度远超机器纸,但是浏阳手工纸经久耐用,可保留上百年,且纸张鲜明,不褪色。一百三十多道工序历经上百年历史,经历饥荒,战乱等天灾人祸,一百三十多道工序传承至今,属实不易,这还难不让人感到钦佩。
浏阳手工纸起源于清朝,那时被被皇帝赐名贡纸。浏阳手工纸运用广泛,繁盛时期甚至远销东南亚诸国。历史悠长,文化悠久。
但是如今浏阳手工纸的处境却让人感到心痛,市场凋零,基本没有人还在继续制造浏阳手工纸,只剩下几个老手艺人还在坚守,他们被困在大山里面,没市场没销量没利润,如果没有政府的帮助可能早就已经消失。“感谢政府”,黄师傅接受采访时曾亲口说到。
现在浏阳手工纸的处境依旧不容乐观,利润不高,前景不明,最可惜也最困难的是后继无人。就连黄师傅的儿女都反对他继续造纸,因为造纸一年四季都要泡在冷水里面,怕黄师傅身体受不来,可是黄师傅为什么还要坚守?前人的智慧,文化的结晶,一步一步中蕴含的历史,难道就这么放弃?黄师傅不想放弃,他还想保留这份技艺,更希望有朝一日村里人可以在村里造纸谋生,而不是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听到这,我看着眼前这个老人,因为造纸而手指变形的老人,因为造纸还住在他这个黄土房子里面的老人,敬佩油然而生,甚至不禁感动,不禁泪目。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传的现状吗?我想我开始了解国家保护它们的理由,更在现实中真切地见到了它们,喜欢上了它们,希望能够保护它们。
造纸术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是一个又一个故事里面蕴含的人,是中国的历史,是历史的中国。哪怕现在的中国机器纸发达,我们仍然需要浏阳手工纸,去传承它,去保护他,我作为青年,热爱自己的祖国,没道理不热爱祖国的文化,祖国传承千年的手工纸,希望浏阳手工纸可以一直一直传承下去,希望我可以为浏阳手工纸的传承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山里的竹子,经过一系列工序,取材、浸泡、晾干、煮熟、踩碎、打浆、涂纸等一百三十多道工序,就可以变成一张一张可以撕下来的纸,就留下了历史,留下了人物,留下了诗词,原来造纸术这么美,原来这刚做出来的未风干的白纸,凝白如玉、轻柔滑腻,也这么美。但是也那么险,险到差点消失,险到后继乏人。

图为黄师傅教我们捞纸浆。通讯员 方俊豪 供图
体验完黄师傅造纸我们就离开了,我最后一次见到他是他去市里参加完浏阳手工纸宣讲会回来,浏阳手工纸现在已经走出来大山,越来越多人知道浏阳手工纸,尽管黄师傅依旧在上洪村独自造纸,但浏阳手工纸已经开始重新生长,生长千年的文脉又渐渐焕发生机,真好。
时间:2023-07-24 作者:“一起下乡吧”团队 来源:湖南大学 关注:
  • 湖南工商大学学子三下乡:访休闲桐木,晓“三农”蓝图
  • 湖南工商大学学子三下乡:访五星产业翘楚,承时代青年使命
  • 绿勤行治沙十载,梭梭终成“南航林”
  • 中南大学天山下支教队赴新疆阿克苏宣讲:魅力中南,与你相约
  •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绿之梦靖江分队组织开展“青少年共环保,让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