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绿勤行治沙十载,梭梭终成“南航林”

腾格里沙漠治沙第十年,南航学子如约而至
又是一年暑期来,河西走廊东北部的腾格里沙漠里开始变得热闹起来,挖沙坑,种梭梭,拉管浇水,奔走起伏于茫茫沙漠,脚步踏过留下一株株幼苗。他们就是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绿勤行社会实践团队,延续九年的治沙基因,绿洲梦想,他们又来到了这片沙漠,第十年的治沙之旅,就此开篇。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是全国防沙治沙重点县。在西北风作用下,武威北部的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不断向南,侵袭着人口集中的中部绿洲。“民勤县50.5%的国土面积被两大沙漠控制,荒漠化和沙化比例高达88.18%”,民勤县副县长金发万介绍,如果民勤不积极治沙,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将连成一片,沙尘暴策源区面积将明显增大,那么荒漠化将危及武威市,进而侵袭河西走廊大通道。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和相对粗放的生产方式更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为响应“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号召,“绿勤行”实践团成立于2014年,最初他们只有15名成员,却用自己的辛勤努力,铺下了1000平方米的麦草沙障,种下了100公顷的护林植物。10年来,“绿勤行”实践团持续接力,治沙面积已经超过20万平方米,不断助力民勤县的防风固沙工作。今年暑假,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其他多所高校的91名成员再次集结,分两批前往腾格里沙漠开展治沙活动。
 
(“绿勤行”团队成员合影 王嘉木摄)
十年坚守,万万棵梭梭构建“心”绿洲
到达腾格里沙漠深处,收拾入住完毕,第二天一早就开始种梭梭了。同学们分工很明确,后勤轮换负责每天做饭,其余同学们中,男生扛锹女生拿苗,伴随太阳升起,一起浩浩荡荡向种植点出发。
(团队成员一起种梭梭 王嘉木摄)
分苗、挖坑、下铲、提土、插苗默契配合,一气呵成。随着大家的努力,不一会儿,一块完全空荡的沙漠便遍布梭梭苗。夕阳西下,种完梭梭的绿勤行成员们结伴回到基地,在夕阳下分享心得或者趣事,结识新的伙伴……

(梭梭种植现场 李天鹏摄)
晚上八点半,日落西山,大漠美丽的落日和璀璨的星空将光辉洒落在这群治沙学子身上,大自然展现着自己纯粹又迷人的美丽,使人沉浸在梦和现实的交界处。晚饭过后,夜幕降临,会有人到沙丘上裹着睡袋,头顶着整片银河入睡,等到天明,又是新的一天,这是在腾格里深处治沙的南航绿勤行成员们一天的生活。
南航学子治沙十载,梭梭种植面积已达两千亩。这些梭梭幼苗深深扎根,坚定地守护着祖国的土地。聚是一团火,绿勤行的成员来自五湖四海,致力于治沙绿勤;散是满天星,这群离开沙漠后的治沙人也将去往四面八方,深深扎根于祖国怀抱。南航学子用梭梭为沙漠增添绿色,也将用自己所学为社会点缀繁华。
 
用南航人的方式创写沙漠故事
有位绿勤行成员写道:“那奔月的嫦娥,那飞天的万户,那悠悠的纸鸢,那徐徐的明灯,流传在美丽的国度,向着神秘的星河,长空一号的飞翔,武直十的创造,C919的问世,天问一号的着陆,那是南航人,对穹顶的叩问。望着天上的星点,划着遥远的河光,我们做了一个星河的梦,种下绿色的希冀,描画动人的图景。我们走在绿勤治沙的路,许多沙横在我们面前,风很大,我们眯起了眼,却依然,在脚下深植梭梭,沙丘上的波浪,一直延伸到天边,我们的脚印,会被风沙抚平,而那虚幻的梦,因为一场云开,变得真实。”
是的,南航人在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情怀书写这段故事。生动富有活力,充满积极向上的力量。就像沙漠中的梭梭苗一般。
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南航绿勤行团队在荒漠上种下一颗颗梭梭幼苗。休眠期过后,当温度和湿度适宜时,梭梭种子便开始发芽,胚根挖开土壤向下扎根索求水分。同时胚芽向上生长成幼苗。在此阶段,幼苗生长快速,植株高度、直径、叶片面积逐渐增大,给人带来星星点点的绿色喜意。栽种幼苗时,绿勤行成员们半蹲半跪护幼苗;栽下幼苗后,负责浇水的同学们争分夺秒只为在第一时间给幼苗浇上水。终于幼苗茁壮成长,迎来了第二个生长阶段。进入生长期后,梭梭树高度进一步增大,直至树高为2-3米。此时的梭梭树树冠宛如一顶绿色的车盖,大有庇荫一方沙土的磅礴气势。成熟期的梭梭树高度可达5米,相较于生长期更加高大威猛,同时树冠更加整齐、繁茂。此时的他们是防风固沙驱逐沙漠的勇士,是保障人民生活劳动安全的钢铁战士。这时,梭梭树已经完全可以自己繁衍,并且可以用来寄生肉苁蓉,既实现了生态价值又实现了经济价值。南航学子用双手践行绿勤治沙,用心铭记这份友谊,用行动奔赴初心,在青春的年纪,秉持着美好的初心,埋下信仰的种子。这段时光,就像绿勤行成员刘秋驿写的诗“纵横交辙道不孤,与子偕行民勤路”那样,蕴味无穷意义非凡。此行也同沙漠的落日一样,焕丽多姿。在每个人的成长之路上画上绚丽一笔。

 (给梭梭浇水 刘子强摄)
探访治沙前辈,传承治沙精神
离开沙漠腹地,团队继续探访了郭万刚爷爷。分享他的治沙经历。他曾因为恶劣的环境而想过放弃。但看到沙暴席卷家园、席卷耕地、席卷生命,他的内心就反而愈加坚定。他语重心长地说,“这么多年来,治沙的成效这么显著,说明我的坚持是正确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他头顶着漫天繁星,扛着治沙重任,这样一铲一楸,谱写着沙漠传奇……“治沙这么多年来啊,我觉得人人都是六老汉,人人都战八步沙”
也许那漫天的繁星就因为每一株梭梭苗的成长而明亮,直到填满整个沙漠。
(治沙调研 杨成成摄)
时间:2023-07-24 作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唐钰洁 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唐钰洁 关注:
  • 绿勤行治沙十载,梭梭终成“南航林”
  • 江海大学子三下乡:参观渔业发展中心,助力乡村振兴
  • 传世的诗歌 不朽的红色
  • 七彩假期,凝聚青春力量,让梦想启航
  • 用爱托起每一个希望 点亮每一盏灯
  • 童心港湾,暖心助学
  • 童心港湾,暖心助学
  • 西华师范大学“予信绘光”志愿服务队来到南充儿童福利院开展一周的实践活动。
  • 07-24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