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青囊惠泽桑榆暖,岐黄薪火映社区——服务队中医药健康文化进社区纪实

    发布时间:2025-08-20 阅读:
    来源:崔竞茹 郭晓陆
盛夏蝉鸣,树影婆娑。岐黄青囊行志愿服务队带着“传承岐黄薪火,守护社区健康”的使命,服务队十余名师生深入城市基层社区,开展了为期十天的暑期“三下乡”中医药健康文化宣传与特色服务活动。他们以仁心为墨,以专业为笔,在邻里街坊间描绘了一幅“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生动图景,尤其为社区“银龄”群体送去了健康与温暖。
健康驿站:岐黄仁术惠邻里
 社区中心广场一隅,“岐黄健康驿站”成为最热闹的所在。服务队发挥专业优势,为居民提供:
  “望闻问切”基础义诊:中医学院学生志愿者为居民提供免费脉诊、舌诊、健康咨询。针对常见的颈肩腰腿痛、失眠、脾胃不适、高血压等问题,给予个性化的中医调养建议和生活指导。
“简、便、验、廉”特色疗法体验:艾灸、推拿、耳穴压豆、拔罐等中医适宜技术体验区前排起了长队。志愿者手法娴熟,耐心讲解原理与功效。体验了艾灸的王阿姨感慨:“这艾条一熏,老寒腿舒服多了,晚上睡觉都踏实了!”
  “家庭小药箱”健康顾问:设置咨询台,解答居民关于家中常备中成药(如感冒药、消食药、外用药膏)如何合理选用、注意事项及存放等问题,强调辨证用药和安全用药的重要性。
 
文化长廊:杏林智慧润心田
让中医药文化融入居民日常生活,是服务队的核心目标:
“二十四节气话养生”互动展板: 图文并茂地展示每个节气的特点、易发疾病及对应的饮食调养、起居建议、穴位保健等中医养生智慧。居民们纷纷驻足,拍照记录,直呼“太实用了!”
“识百草·辨真伪”实物课堂:展示常见药食同源食材(枸杞、菊花、山药、薏米等)及易混淆伪劣品,传授辨别技巧。同时讲解其性味功效及家常养生食谱(如枸杞菊花茶、山药薏米粥),吸引众多家庭主妇和老人。
  “经典名方故事汇”趣味讲座:队员化身“说书人”,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六味地黄丸”、“藿香正气散”、“安宫牛黄丸”等经典名方的由来、组方智慧、适用场景及背后的医家故事,在轻松氛围中传递中医智慧。 
 
“银龄安康”计划:精准服务暖夕阳
特别关注社区老年群体健康需求:
  “智慧助老,健康随行”智能手机应用辅导:年轻队员一对一、手把手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查询可靠的中医健康信息、预约挂号、记录健康数据(如血压、血糖)等,弥合“数字鸿沟”,助力智慧养老。
“情暖夕阳”结对关爱:部分队员与社区高龄、独居老人结对,定期上门探访,提供基础健康监测(量血压、测血糖)、陪伴聊天、传授简单保健操,给予身心双重关怀。
 
  “青囊惠泽桑榆暖”,寓意着服务队以“青囊”济世之怀,将健康与温暖惠及社区长者;“岐黄薪火映社区”,象征着中医药智慧的火种在基层社区被点亮、传递。岐黄青囊行志愿服务队此次深入社区,不仅是技艺的实践与服务,更是一次成功的文化浸润与健康启蒙。他们用专业的知识、温暖的行动和创新的形式,让古老的中医药智慧在现代社区生活中焕发新生,滋养民心,守护健康。这趟社区之行,播撒下的不仅是健康的种子,更是文化自信的星火,在街巷邻里间,悄然燎原。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