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热血化作灯塔,英魂照亮征程——走进方强烈士纪念馆

    发布时间:2025-08-20 阅读:
    来源:山东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盐渎芯传”赴江苏盐城革命老区红色研探团
走进江苏盐城大丰区新丰镇的方强烈士纪念馆,一条笔直的道路将人引入肃穆的氛围。馆内展陈简洁庄重,诉说着一位烈士的英勇一生。方强,原名袁文彬,曾在革命风雨中屡次转战。当年他被捕入狱,积极组织营救,最终却因叛徒指认再度落入敌手。面对日寇的残酷刑讯,他始终坚贞不屈,宁死不屈的铮铮铁骨让敌人胆寒,最终在荒野中被残忍活埋,年仅 40 岁。烈士短暂的一生,却以大无畏的牺牲,映照出革命者的赤诚初心。
展厅中,周恩来总理那句“袁文彬是个人才啊”的痛惜评价让人动容,柳亚子的挽词手稿更是字字沉重。我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驻足凝视着泛黄的文献与珍贵的实物,仿佛与那段烽火岁月对话。当地人告诉我们,方强当年曾在盐东地区播下革命的火种,如今那里已从盐碱地变为花海田园。烈士未竟的心愿,在后辈的奋斗中得以延续,这种历史与现实的呼应,格外令人震撼。
纪念馆不只是陈列文物的空间,它更像一座精神灯塔。方强烈士的墓旁,还安眠着唐齐贤、程步凤等战友。他们的名字留在了碑石上,但精神却融入这片土地,成为世代传承的信念。当地人用地名、邮戳、口口相传的故事,记住了他们,也让我们看到,红色基因早已与这片土地的血脉融为一体。
这次研学之旅,不仅是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我们感受到,烈士精神并不遥远,它在百姓的讲述里,在馆藏的文字里,更在今日的乡村振兴与城市繁荣里。正如新丰镇干部所说:“完成烈士未尽的心愿,就是最好的纪念。”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理解了这句话背后的分量。纪念烈士,不止于在碑前献花,更在于把他们的精神转化为当下的行动。
离开纪念馆的路上,夕阳映照着庄严的墓园。静默中,我们似乎再次听到那个时代的呼声:为大众谋生活,为国家求前途。方强烈士的生命定格在 40 岁,但他的精神却在代代青年的心中生生不息。对于我们来说,最好的告慰,便是把红色精神融入学习、融入奋斗,在建设强国的征程上延续烈士的初心与使命。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