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践行低碳理念,探索深地技术——矿大学子云龙湖实验室实践纪实

    发布时间:2025-08-19 阅读:
    来源:地下空间人居健康环境及低碳关键技术团队
为响应国家“双碳”战略需求,推动绿色科技发展,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地下空间人居健康环境及低碳关键技术团队”于2025年7月21日赴徐州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开展社会实践与参观调研活动。活动以“探索深地技术,践行低碳理念”为主题,通过实地参观、技术研讨与社区实践相结合,推动青年学子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
实地探访云龙湖实验室,解锁前沿科技密码
7月21日,团队在李翔宇教授、邵泽彪副教授等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深入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参观。团队成员们系统参观了深地环控系统、地热能源利用装置及地下空间碳封存技术平台,全面了解深地空间的环境调控机制与低碳技术应用。

团队成员前往深地实验室参观 郑雨婷摄
在深地生态循环模拟区域,学生们参观了先进的生物转化技术,将餐厨垃圾直接转化为农业肥料和畜牧饲料,转化率高达95%,仅产生5%的废料。这一技术不仅破解了垃圾处置难题,更构建了地下-地面协同的低碳物质循环体系。
随后,团队移步至地热能源利用区域。这里没有空调等制冷设备,而是巧妙地利用地下深处的冷热能对算力设备降温,收集的热量还能储存起来再利用。通过现场工程师的介绍,学生们了解到基地“无空调”的绿色运算模式,展现了如何以自然之力破解算力能耗困境,感知“地下热能资源化”的实践。
在地下空间碳封存技术的参观环节,团队成员们深入了解了实验室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积极探索。通过“科学实验—技术验证—产业应用”一体化模式,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关键支撑。其成果不仅服务于能源安全,也为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与资源枯竭型转型开辟新路径。
“地下空间不仅是技术试验场,更是低碳文明的未来图景。”此次探访让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的环保力量。深地实验室的实践之旅,不仅为学生打开了前沿科技认知的窗口,更激发了青年一代投身绿色技术研发、构建可持续未来的热情。
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技术创新落地 
实践期间,团队与实验室科研团队就地下空间人居环境参数优化、废弃矿井储能可行性等问题展开研讨。研讨会聚焦于地下空间开发与低碳循环技术两大方向,提出将深地低碳技术(团队研究方向)与碳普惠政策落地结合,打造"技术-政策-公众"三元联动模式的创新点,获得科研人员认可。团队依托实验室开展立体城市与地下空间更新研究,直接应用其深地探测装备,提升站城一体化开发的安全防控能力。

团队成员在学校实验室开展深度研究 郑雨婷摄
社区实践深化低碳理念,科普行动扎根基层
团队成员赴周边矿区社区,开展系列环保行动。通过环保宣讲普及双碳政策,举办旧物改造工坊(如塑料瓶变花盆、旧书造文创),推行垃圾分类试点并建立督导机制。同步开展问卷调研,深入了解居民需求,结果显示矿区居民对深地技术改造支持度高,应用场景多元。实践活动有效提升了社区环保意识与参与度。 

团队参与社区环保行动合照 郑雨婷摄
知行合一培育时代新人 
实践尾声,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院长李翔宇教授总结道:“此次实践让学生们从书本走向企业、实验室,再扎根社区。他们不仅是技术学习者,更是低碳理念的传播者。未来我们将深化产学研合作,继续推进低碳理念推广与绿色社区创建工作,培养更多兼具技术能力与人文情怀的人才。”学生代表宗学辉感慨:“亲眼见证深地技术改变生活,让我更坚定了投身绿色科技研究的决心。”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