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托班里的青春担当——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实践纪实
在2025年7月7日-8月8日,我作为大学生志愿者,投身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云路书苑暑托班,开启了一段充满意义的社会实践之旅,用行动诠释青春担当。
暑托班主要面向双职工家庭、留守儿童等群体的孩子,旨在解决家长暑期看护难题,为孩子们营造安全、充实的成长环境。我深知这份责任的重量,带着热忱与期待融入其中。
一、知识护航,点亮求知灯塔
面对孩子们的暑期作业,我开启“一对一”“小组式”辅导模式。数学的几何难题、语文的诗词解析,我耐心拆解知识点,引导他们自主思考。趣味阅读活动里,我和孩子们围坐分享绘本、科普读物,用故事接龙、角色演绎激发阅读兴趣,看着他们从“要我读”变“我要读”,成就感油然而生。手工课堂上,折纸、黏土创作百花齐放,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也让我看到创造力的无限可能 。
二、安全与习惯,筑牢成长根基
安全教育是暑托班的重要一课。我配合老师,把防溺水、交通安全知识融入情景模拟,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学会避险。日常里,从督促按时作息,到引导整理书桌、餐前洗手,我一点点帮孩子们养成好习惯,见证他们从“小邋遢”变身“整洁小卫士”,明白习惯培养是场“持久战”,需耐心陪伴 。
三、活动组织,传递温暖能量
主题活动是暑托班的“活力引擎”。“红色故事分享会”上,我和孩子们一起重温革命先辈事迹,稚嫩的“致敬”声满是力量;“趣味运动会”里,接力赛、拔河点燃团队热情,摔倒了爬起再跑的坚持,让我看到他们的韧性。关注内向孩子时,我主动搭话、邀请参与游戏,看着他们从“躲在角落”到“笑着互动”,深知温暖陪伴能融化“心墙” 。
四、幕后支撑,保障有序运转
除了教学互动,我还协助老师做好考勤、分发餐点、看护午休。看似琐碎的工作,却是暑托班“稳运行”的关键。记录孩子出勤、观察用餐情况反馈健康状态、午休时轻盖被子……这些细节,让我懂得“小事见责任” 。
这段实践,是成长的试炼场。我收获了孩子们的信任(被悄悄塞过画着“志愿者姐姐”的小纸条 ),学会了用“童言童语”沟通,更理解基层服务的价值——不是惊天动地,而是用点滴行动,成为别人暑期里的“小确幸”。
未来,我愿继续奔走在志愿服务路上,把这份在暑托班沉淀的热忱,化作更多照亮他人的光,让青春在基层实践中愈发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