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锦城社区暑期公益课堂圆满举办:智慧解“看护难”,艺术育爱国情

    发布时间:2025-08-18 阅读:
    来源:岳慧 孔芝婷
为有效缓解社区双职工家庭暑期子女“看护难”问题,丰富少年儿童假期生活,同时为大学生提供深入基层、服务社会、锻炼能力的实践平台,自2025年7月初至8月底,由锦城社区党委、居委会联合宣州区兄弟协会共同策划组织的“锦城社区暑期公益小课堂”项目成功举办。该项目吸引了来自省内多所高校的五十余名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
 
在为期近两个月的服务周期内,志愿者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与青春热情,化身“学业辅导员”与“成长陪伴者”,为社区近30名小学生提供了涵盖课业辅导、兴趣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的综合性公益服务,与孩子们共同度过了一段充实而有意义的暑期时光。
 
聚焦学业辅导,夯实知识基础.公益课堂的核心任务之一是解决孩子们在暑期作业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每天上午的固定时段,社区活动室便成为安静的学习空间。志愿者们根据孩子们的不同年级和学习需求,进行分组或一对一辅导。面对数学的逻辑推理、语文的阅读理解、英语的词汇记忆等不同学科的难题,志愿者们展现出极大的耐心和专业性,运用易于理解的方法讲解知识点,引导解题思路,帮助孩子们扫清学习障碍,巩固学业基础。辅导过程中,孩子们从困惑到理解的神情变化,是对志愿者付出最直接的肯定。
 
融入趣味互动,激发多元潜能。在高效完成课业辅导之余,志愿者们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趣味互动环节,旨在寓教于乐,拓展视野,提升综合能力。特定的活动时间,活动室充满了活力。棋类对弈锻炼着孩子们的逻辑思维与策略能力;“你画我猜”等游戏则考验着他们的反应速度、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活动融入了富有教育意义的互动内容,如国情知识趣味问答、中国地理拼图挑战等。这些环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潜移默化地增进了孩子们对祖国辽阔疆域、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新时代伟大建设成就的了解与认同。活动室内,孩子们积极踊跃参与,欢声笑语不断,洋溢着求知与探索的热情。
 
巧手匠心传情,厚植家国情怀。作为本次公益课堂的特色亮点,“爱我中华”主题贴箔画手工艺术体验活动于项目中期成功开展。此次活动由社区统一组织,由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指导,将艺术创作与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为孩子们提供了一堂生动深刻的实践课。
 
活动伊始,指导老师向孩子们详细介绍了贴箔画的艺术特点、所需工具材料及基本创作技法。现场展示了以国旗、国徽、雄伟长城、庄严天安门等极具中国象征意义的元素为灵感创作的箔画范例。在创作环节,孩子们积极参与,构思自己的图样。志愿者们全程协助,在孩子们需要时提供技术支持,指导细节处理,鼓励大胆配色,并帮助解决操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整个创作过程安静而专注。孩子们屏息凝神,指尖轻巧地将一片片闪耀的箔纸粘贴到位,神情庄重认真。每一片箔纸的粘贴,都仿佛凝聚着他们对祖国的美好祝愿。活动室内,唯有箔纸的轻微声响和专注创作的身影,闪耀的光芒映照着一张张投入的脸庞。
 
当一幅幅凝聚着童心与匠心的“爱我中华”主题贴箔画作品最终完成时,活动室瞬间被流光溢彩所点亮。孩子们兴奋而自豪地举起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每一幅作品都独一无二,体现出童真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
 
社区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动手能力与艺术审美实践,更是一堂效果显著的爱国主义情感体验课和文化自信培育课。通过亲手创作这些饱含国家象征、民族文化元素和时代成就印记的作品,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加深了对国家标识的认知、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以及对国家发展成就的自豪感。那份油然而生的归属感与荣誉感,在指尖流淌的光芒中得到了具象化的表达。这些精美的箔画作品,成为了孩子们在这个夏天收获的最为珍贵、闪耀着爱国底色的记忆。
 
随着暑期接近尾声,本次锦城社区暑期公益小课堂项目圆满落下帷幕。对于参与其中的大学生志愿者而言,这段经历远不止是一次简单的志愿服务。他们表示,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了沟通协调、组织管理和应急处理水平;深入社区基层,更直观地了解了社情民意,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学习上的点滴进步,以及他们在创作中流露出的爱国热情,都深深触动着志愿者们,成为激励他们未来继续投身社会服务的动力源泉。
 
此次锦城社区暑期公益小课堂的成功举办,是社区、社会组织、高校志愿者协同发力,共同服务民生、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为构建和谐社区、培育时代新人贡献了积极力量。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