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精神的征程中,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已然成为培育青年担当精神的关键一环。历史就像一面镜子,能让我们看清过去,也能照亮未来,而红色教育基地则是传承历史的珍贵资源,对青年一代树立正确价值观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在当今快节奏的时代,尽管信息获取便捷,但许多年轻人对红色历史的关注度和理解深度仍显不足,他们缺乏对这段历史的系统认知和情感共鸣,或者有的虽有意愿却不知如何更好地参与其中。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感受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并且引导当代大学生深入学习革命历史,激励他们担当传承红色精神的责任,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扬抗战精神,励青春担当”团队于6月19日前往南京红色教育基地及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烈士陵园,开启了本次社会实践之旅。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参观学习南京红色教育基地中党史时光轴的展示内容,了解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建党到2022年的发展历程。大家沿着时光轴缓缓前行,驻足于每一个关键历史节点前,从嘉兴南湖的红船启航到新时代的伟大复兴,感悟党在百年征程中历经的风雨与辉煌。
图为团队成员在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烈士陵园纪念碑前缅怀先烈,他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向革命先烈致以最深切的缅怀。成员们整齐列队,庄严肃立,在纪念碑前默哀三分钟,随后敬献花篮,表达对先烈的无限敬意与哀思。
除了实地参观学习,团队宣讲组的同学们还带着从红色教育基地汲取的精神力量与责任担当,走向乡村、社区等不同场所,开展了一系列红色宣讲活动。
图为团队宣讲组队员严文走进社区党建活动室,面对在场的党员和居民开展红色宣讲。她结合在红色教育基地感悟到的精神力量,着重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一代代共产党人在建设祖国过程中展现出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从戈壁滩上隐姓埋名研制 “两弹一星” 的科研工作者,到为改变贫困山区面貌扎根基层数十载的扶贫干部,她用一个个具体鲜活的事例,展现了不同时代共产党人如何将革命时期的拼搏精神转化为建设国家的实际行动。她提到,这些从红色教育基地中读懂的坚守与担当,告诉我们红色精神从未过时,它在新时代依然是激励我们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希望大家能从这些故事中汲取力量,在各自的生活中践行这份精神,让奋斗的底色永远鲜亮。
图为团队宣讲组队员周祁。她走进社区活动室,为社区居民讲述红色故事,其中便有九一八事变中东北军民的抗日故事。她结合历史细节,再现了1931年9月18日那个夜晚,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反诬中国军队,进而进攻东北军北大营后,东北军民自发组织抗日义勇军、东北抗联奋起抵抗的英勇场景,让居民们深刻感受到了在民族危亡之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团队经过实地考察参观各个革命博物馆学习到了红色抗战精神,随后我们将这种精神进行转化为实际活动,做到真正的实践落实。
图为团队宣讲组队员张鹏。他走进乡村文化广场,面对聚集在此的老人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科普网络诈骗知识。从常见的网络刷单骗局 —— 以 “高额返利” 为诱饵诱导老人垫付资金最终失联,到伪装成“客服”以“退款理赔”为由索要银行卡信息和验证码的套路,他结合真实案例,细致拆解了骗子盗取个人信息和银行钱财的常用手段,还反复叮嘱老人们“凡是要求先转账的都是诈骗”“不轻易点陌生链接、不随便透露密码”,让老人们对网络诈骗的套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掌握了基本的防范技巧。
图为革命先辈楚兰成旧照片和经过AI技术修复过的新照片的对比图。我们借助AI技术,对革命先辈的老照片进行修复与还原。原本有些斑驳、模糊的影像,经AI处理后,变得清晰生动,仿佛能让我们更直观地触摸到先辈们的青春模样。这是技术对历史的“唤醒”,更以新颖方式,让年轻一代跨越时空,与革命先辈产生情感联结,为传承红色精神拓展了新的路径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