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合肥市三孝口社区开展“彩绘社区・焕新家园”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带着颜料与创意,走进老旧小区的街巷角落,通过墙绘、井盖涂鸦、电变箱装饰等方式,让斑驳的墙面、单调的设施变身成为传递文明新风的“立体画卷”,探寻基层治理中“美学赋能社区”的转型路径。
踏入社区街巷,志愿者们与居民围坐畅谈的场景,让上课所学的理论在实践中落地——课堂上关于“公共艺术与社区认同”的讨论,在此转化为倾听居民心声的具体行动。“想画些老合肥的记忆”“希望有孩子们喜欢的卡通形象”,居民们的建议被一一记录,最终化作墙绘上的庐州老巷、电变箱上的动漫角色,让“艺术为民”的理念有了鲜活注脚。
斑驳墙面上,志愿者们用颜料勾勒出“孝亲敬老”的传统故事与“垃圾分类”的现代倡议,古今元素的碰撞让百米墙面成为传播文明的长廊;井盖之上,原本灰暗的水泥面被绘成憨态可掬的熊猫、灵动跳跃的锦鲤,以及海绵宝宝、米老鼠等众所周知的卡通角色,低头可见的趣味让居民出行多了份惊喜;锈迹斑斑的电变箱则穿上“文化外衣”,包公故里的历史典故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暖心场景在此交融,生硬的设施变成了承载社区记忆的文化符号。
此次实践让志愿者们深刻体会到:从倾听民意的前期调研到艺术形式的创新表达,从单体设施的美化到社区文化的整体塑造,每一笔都印证着“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当青春创意遇见社区需求,像三孝口这样的老旧小区,必将在更新中留住温度,从居住空间升级为承载乡愁记忆、凝聚邻里情感的幸福家园——这既是艺术学子的责任,也是创意力量与基层治理碰撞的火花,更是老旧社区在焕新升级中走向美好未来的密码。(作者:程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