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
为响应社区志愿服务号召,助力解决辖区内部分家庭暑期子女照护难题,我们团队主动参与荔湾区桥中社区小学生夏令营志愿服务工作。桥中社区作为务工人员聚居区,不少家庭父母因生计忙碌,难以在暑期给予孩子充分陪伴与引导,夏令营的志愿服务恰好能填补这一空白,为孩子们提供安全、有益的成长环境。
在陪伴小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始终秉持“引导为先、关爱为本”的原则开展工作。一方面,注重以兴趣为切入点激发参与热情,通过组织趣味阅读、科普小实验等活动,培养孩子们的探索精神与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坚持平等沟通的方式,尊重每个孩子的表达欲,在集体活动中鼓励他们主动分享想法、协作完成任务,既关注行为规范的引导,也重视独立人格的培养。同时,针对个别性格内向的孩子,采取一对一交流、小组融入等方式,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融入集体。
通过系统性的陪伴与引导,旨在让孩子们在暑期不仅能得到妥善照护,更能在互动中收获知识、学会合作,切实为社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贡献一份力量。
图1 青少年夏令营开营仪式
成员介绍
创新实践与统筹协调的多面手——刘日宁,在学术竞赛与项目实践中展现出卓越的创新思维与执行力。他曾斩获“挑战杯”校赛一等奖,凭借敏锐的问题洞察力和系统的方案设计能力,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在“互联网+”大赛中,他带领团队一路过关斩将闯入省赛决赛,展现出强大的团队协作与资源整合能力;其主导的项目成功获得省级立项,更体现了他对课题深度挖掘与实践落地的把控力。这些经历让他具备三大核心优势:其一是快速响应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夏令营活动突发状况时迅速提出可行方案;其二是统筹规划意识,可协助优化活动流程、合理分配资源,提升营期效率;其三是创新思维,能为夏令营环节设计注入新创意,增强活动吸引力。无论是协调各小组分工,还是应对临时调整,他的综合素养都将成为保障夏令营顺利开展的重要支撑。
跨文化沟通与细节把控的践行者——邓智峰在语言能力与学术竞赛中彰显出扎实的专业功底与严谨态度。他荣获省级英语翻译大赛三等奖,不仅具备出色的跨语言沟通能力,更在文字打磨中养成了关注细节、追求精准的习惯;同时,他与刘日宁共同斩获“挑战杯”校赛一等奖,展现出团队合作中高效的执行力与责任担当。他的优势在夏令营中极具实用价值:其一,沟通能力可助力互动环节的顺畅推进;其二,细节把控力能在活动筹备中精准排查疏漏,确保流程衔接无虞;其三,协作精神让他能快速融入团队,无论是协助管理营员、整理活动记录,还是配合突发任务,都能以严谨细致的态度高效完成。他的参与将为夏令营的国际化交流、流程规范化提供有力保障,让活动在细节处更显专业与贴心。
组织协调与应急应变的实干者——涂炫潮,在活动统筹与实践服务中凸显出扎实的执行功底与灵活的应变智慧。他负责团队分工与进度把控,展现出清晰的组织逻辑与高效的推进能力;,体现出对实践需求的精准捕捉与落地执行的韧性。他的优势为夏令营提供多重支撑:其一,组织协调能力可系统化梳理营期日程,明确各环节责任人,避免流程混乱;其二,应急应变素养能在天气突变、设备故障等突发情况时快速联动资源,制定替代方案;其三,共情与沟通力让他擅长倾听营员需求,无论是协调住宿调整还是解答疑问,都能以耐心态度搭建信任桥梁。他的参与将为夏令营的有序推进筑牢“安全阀”,让活动在严谨中不失温度,在顺畅中更显周全。
图2 于党群服务中心工作
活动内容
聚焦公共文化服务“滴灌”,推出象棋启智、脸谱工坊等多元活动课程,以“小课堂”串联“大服务”,让传统文化从“陈列馆”走进“生活场”,用知识传承与实践体验滋养社会文化生态,特色课程缤纷亮相。
1.“智慧棋局”象棋课成为焦点,队员们化身棋艺导师,从趣味残局破解到基本战术讲解,为孩子们叩响智慧之门,在楚河汉界间领略策略与耐心;
2.“国粹脸谱工坊” 则带领孩子们探索京剧艺术瑰宝,通过讲解脸谱色彩密码、亲手绘制个性脸谱,让古老艺术在笔尖“活”起来;
3.“奇趣科学实验室” 课堂上,师生动手操作趣味实验,见证彩虹瓶的诞生或探究浮沉奥秘,让科学原理在探索中变得触手可及。多元课程依次铺展,为乡村孩子打开认知新窗口,点燃学习热情,让知识与兴趣的种子在开学首日悄然播撒进孩子们心间;
4.“创意手工课”上,师生们巧手改造旧物,赋予寻常材料新生命,创作出独一无二的手工作品,激发想象与创造力。多元课程依次铺展,为乡村孩子打开认知新窗口,点燃学习热情,让知识与兴趣的种子悄然播撒进孩子们心间。
图3 与孩子们互动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颗心唤醒另一颗心❤
这并不是简单的走个形式
它是一次知识的传达
一次心灵的启迪
一次爱的交流
图4 结营仪式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