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青春叩响大鼓门 非遗薪火代代传

    发布时间:2025-08-02 阅读:
    来源:孙玉茹 檀昕然 赵梦博 孙浩馨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寻非物质文化技艺在当今时代传承与保护的途径,6月30日,安徽外国语学院“非遗寻光,青春传薪”传承团来到宣城市郎溪县松林村,专访皖南大鼓说唱传承人季飞,并开展非遗技艺学习活动,以实际行动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活力。
  
  活动前期,传承团已通过社交软件与传承人季飞取得联系,明确会面的地点与时间,并拟定好采访提纲及流程。6月30日上午9时,传承团抵达松林村委会,受到季飞接待。在季飞引导下,团队随后前往其住所。鉴于当日天气炎热,季飞未立即安排采访,转而开启风扇,并用自种的西瓜招待传承团的成员。
  休整过后,传承团正式开启对季飞的专访。在采访中,季飞向传承团详细讲述了皖南大鼓的历史脉络。皖南大鼓起源于清朝,融合了当地的方言、民间曲调以及传统说唱艺术,凭借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故事内涵,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谈及传承现状,季飞坦言,随着时代发展与娱乐方式的多元化,皖南大鼓的传承正面临诸多挑战。但即便如此,他始终坚守传承之路。他自幼跟随前辈学习皖南大鼓,几十年来,不仅熟练掌握各类表演技巧,更常年奔波各地开展演出。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皖南大鼓,季飞还积极走进校园、社区开展演出与教学活动,为非遗传承做出了积极贡献。
  采访尾声,季飞为传承团成员现场表演一段经典的皖南大鼓曲目。只见他一边击打着大鼓,一边进行说唱,激昂的鼓点与富有韵味的唱腔相互交融,将在场的传承团成员带入充满故事性的艺术情境中。其富有感染力的表现,让传承团成员直观感受到了皖南大鼓独特的艺术魅力。
  
  表演结束后,受皖南大鼓说唱艺术的吸引,传承团成员主动提出想要体验这项技艺的想法。季飞对此欣然应允,耐心纠正动作偏差,并手把手传授表演要领。传承团成员表示,通过亲身体验,更直观地领会到传统曲艺的精髓。
  此次松林村采访之行,让传承团成员深切感受到以季飞为代表的民间艺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执着。在一代代传承人的不懈努力下,皖南大鼓这一承载地域记忆的古老曲艺,有望在新时代焕发出更鲜活的生命力,持续讲述属于这片土地的文化故事。
  
  文字:孙浩馨、孙玉茹
  图片:檀昕然、赵梦博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青春叩响大鼓门 非遗薪火代代传
  • 6月30日,安徽外国语学院“非遗寻光,青春传薪”传承团来到宣城市郎溪县松林村,专访皖南大鼓说唱传承人季飞,并开展非遗技艺学习
  • 2025-08-02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