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策振农迎共富,浙财大学子访艺福堂企业
在“中国最美县“桐庐的青山绿水间,潺潺的富春江不仅流淌着中华诗画底蕴,更滋养着共同富裕的蓬勃生机。近年来,桐庐县锚定“全域高品质美丽标杆示范地”目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美丽100”攻坚行动为抓手,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蝶变。其中,一片小小的茶叶,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时代,被艺福堂紧紧抓住,利用互联网直接联通茶农和消费者,创新打造了“互联网+茶业”的新型模式,真正让利茶农、惠及消费者。
艺福堂中央智慧工厂内,机械臂正精准分拣各样的茶类产品,玻璃后面是科研人员认真研发炒制技术的身影,”我们艺福堂一直致力于实实在在做好茶,让所有人喝到真正健康的好茶......”经理为我们介绍道。6月18日至6月19日,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富春智策润山水,乡村墨韵展新颜”实践服务团前往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实地考察,探寻艺福堂内在持续发展的核心,挖掘乡村振兴的致富密码,致力于让助力共同富裕的“金叶子“散落到全国各地。
茶香飘处共富来:浙江艺福堂公司概述
艺福堂,一个诞生于互联网浪潮、扎根于桐庐沃土的现代茶企领军品牌。它凭借其首创的“互联网+茶业”模式,彻底革新了传统茶叶冗长的流通链条,高度契合桐庐县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乡村振兴路径。艺福堂坚守“高品质、高安全、高标准”的“三高”理念,参制全国首个龙井茶国标样品。在线下,其位于桐庐经济开发区的中央智慧工厂以GMP药品为标准,集研发、生产、物流于一体,引入智慧物流系统,可日处理包裹1.5万件,以智慧生产、标准引领、茶旅融合三轨并进,成为桐庐乡村振兴的标杆引擎。此外艺福堂强大的线上销售网络和创新的B端定制服务,显著提升了桐庐茶叶的市场影响力和销量,有效带动了当地茶农增收和产业升级。
核心优势:政策沃土与桐庐基地的双向赋能
回看艺福堂的发展之路,是一条政策红利、模式创新与区域资源深度融合的发展之路。与此同时,朔源企业创始人李晓军的创业历程,堪称杭州营商环境培育创新活力的典型样本——作为大学生创业者,一方面,他有着对互联网电商时代的敏锐商业洞察力,紧追时代浪潮,另一方面,杭州政府出台的创业补贴、税收减免等相关政策支持,为“互联网+茶业”模式的萌芽提供了养分。而桐庐基地的落地,则让这种模式有了坚实的实体支撑。
桐庐中央智慧工厂作为企业战略核心,投资1亿元按GMP标准打造,不仅是生产枢纽,更是数字化转型的标杆。其智能物流系统实现2天处理33万包裹的高效运转,将传统茶业的生产周期缩短40%,这种“数字基建+产业集群”的布局,使桐庐成为连接浙西茶区与全国市场的关键节点。更重要的是,企业将234项专利(含13项发明专利)转化为生产力,在桐庐工厂实现从鲜叶检测到成品包装的全流程智能化,构建起“标准制定—专利保护—智能生产”的闭环优势,这正是其能参与十多项国家行业标准制定的底气所在。
脚踏实地:以桐庐为支点的共富生态构建
艺福堂以桐庐基地为核心,通过三大举措将企业发展嵌入乡村振兴脉络,形成独具特色的“茶产业共富模式”。
全链数字化重塑产业价值。桐庐数字化龙井茶工厂作为浙江智能化生产的代表,凭借鲜叶溯源、自动分拣、品质检测的全链路数据化管控,让产业流通更高效,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损耗。这种模式向上延伸到茶农种植环节,形成了“数字订单指引种植标准,优质鲜叶获得价格溢价”的良性互动——企业通过“数字订单”给桐庐及周边的茶农明确种植要求,收购优质鲜叶,带动本地茶农实现增收。同时,桐庐工厂与高校共建的EFU茗茶分阶系统,既解决消费者选茶难题,又倒逼上游种植标准化,形成“智能生产促品质提升,品质提升带农户增收”的正向循环。
区域就业与税收的双轮驱动。桐庐基地创造300余个固定岗位,其中70%为本地村民,后疫情时代的就业变化以及艺福堂季节性用工高峰需求为周边村镇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成功的实现了当地居民增收,促进了共同富裕。与此同时,企业将桐庐作为税务登记核心地,近年来年均税收缴款超400万元,成为桐庐乡村振兴的重要财政支撑。这种“企业盈利+地方增税+村民增收”的模式,生动诠释了民营企业在共同富裕中的主体作用。
品牌赋能激活乡土资源。依托桐庐的生态优势,艺福堂将“西湖龙井”地理标志与“桐庐智造”相结合,通过亚运会官方用茶、世界冠军代言等IP运营,提升“桐庐产”茶叶溢价空间。同时,“生态罐・春芽计划”以桐庐为起点,联动茶农参与公益,既提升品牌美誉度,又强化了企业与地方的情感联结,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累累硕果:桐庐样本彰显共富价值
艺福堂的实践在桐庐形成了清晰的“发展等式”:一个智慧工厂=一条完整产业链+一片富裕乡村。
经济贡献显著,构筑产业发展强引擎。桐庐基地带动当地形成从茶叶种植、包装印刷到物流运输的完整产业集群,年产值超5亿元,间接创造上万个就业岗位,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企业2023年33.82亿元的品牌价值中,桐庐基地贡献的产能占比达60%,成为支撑品牌价值的核心支柱。税收方面,其在桐庐的年纳税额年均增长20%,为地方财政投入乡村基建、教育医疗提供了稳定税源,有力保障了公共服务的持续改善。
社会价值凸显,点亮乡村振兴新路径。桐庐模式生动印证了“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这一观点。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机制,当地茶农组织化程度从30%提升至75%,优质茶品率从55%提高到85%,实现了“零散种植向规模经营、经验种植向科学种植”的关键转变。更具价值的是,桐庐基地的数字化经验正向浙西其他茶区复制,为山区县产业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低成本改造方案”,其示范效应的价值已远超企业自身发展范畴。
品牌赋能续华章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网络时代,暴利的表象让很多人深陷其中,而艺福堂的故事,却告诉我们,理想的强大驱动力,品牌坚持的初心,它们才是桐庐这片土地上焕发生机活力的内在动力。艺福堂从互联网创新起步,以严苛的“三高”标准立身,借助桐庐优越的生态环境和政策东风以及物流源地的优势,通过数字赋能、标准打造和品牌引领,将一片茶叶,传向全国乃至世界。在桐庐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艺福堂正以其强大的创新力、品牌影响力,为桐庐的“蜂茶果药”全产业链注入强劲动能,也为更多农民铺就了一条“家门口”的致富路。未来,我们期待不仅是艺福堂,还有更多产业能在这片富春山水间,续写“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共富新篇章,桐庐的“金叶子”将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带动更多百姓共享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