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青年学生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新时代追梦征程,近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探寻运河文脉,赓续红色基因”暑期社会实践团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大思政课”的视域下行走苏州。
实践团首站来到阳澄湖江抗纪念馆,学习阳澄湖军民英勇抗敌的斗争历程。参观过程中,成员们了解了“消泾百姓拥军支前”“妇抗会农抗会巧援新四军渡河”等故事,并开展红色宣讲活动,将 “阳澄湖红歌”承载的红色精神传递人心。走进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旧址,实践团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开展红色研学,直观体会先辈对革命事业的执着热情,随后,成员们共读红书、共唱红歌、共观红影,亲身感悟这份艰苦中奋进的力量,以行动扛起时代使命,让革命精神在当下持续闪光。
(图为团队成员在大树下聆听乡亲们抗战的史实旧音。孙涵摄)
苏州罗关根缂丝工作室内,实践团跟随青年非遗传承人小齐的步伐研习缂丝的制作工艺。介绍中,成员们领会了这项非遗独特的制造技艺,更真切感悟了“一寸缂丝一寸金”的深厚内涵。接下来的活动中,实践团相继去到苏州吴元新蓝印花布艺术馆、苏州丝绸博物馆,进一步聚青年势、扬长青年力,探访非遗的源流发展,体悟“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内核。
(图为团队成员聆听罗关根老师讲解缂丝相关知识。孙涵摄)
在苏州市崇道小学,实践团开展了一场趣味十足的“非遗进校园”缂丝主题活动。成员们生动讲解缂丝的历史发展、工艺技法与种类特色,并手把手指导现场学生制作简易的缂丝作品。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们感怀,非遗不是历史的标本,而是未来的种子,能在孩子们心中点燃传统文化的火种,便是他们此行最大的收获。
(图为团队授课成员与崇道小学学生合影。孙涵摄)
此次社会实践,成员们深切体会到,红色精神是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非遗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璀璨结晶。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将持续深耕实践育人,引领更多青年学子成为文化传承的生力军,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征程中书写青春华章。
通讯员:马俊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