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2日,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华祝村夏令营在华南师范大学柳夏星火实践队的带领下开展了“跃动艺彩”趣味体育系列课程、“字载华源”甲骨文课程、“语润客乡”推普系列课程。
拍响快乐节奏,玩转趣味篮球
上午,至睿老师为学生们带来了一节以“拍响快乐节奏,玩转趣味篮球”为主题的趣味篮球课程。至睿老师将运球、传球、控球等篮球基本动作融入到趣味游戏中,主要锻炼学生们的篮球球感和基础项目。

至睿老师带领学生们热身
简单的热身运动后,学生们在至睿老师的指导下练习了行进间的头部绕球、腰部绕球、击地传球等动作,期间有动作不太标准的学生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及时纠正。随后是小组竞赛,学生们要在小组协作中完成接力传球、绕球等动作,最快完成的小组获胜。学生们在课程中感受篮球的魅力,学会和同伴合作,享受运动的快乐。

小组内练习绕球

竞赛中学生协作传球
活力绽放,趣味飞扬上午,好好老师为学生们带来了一节以“活力绽放,趣味飞扬”的趣味体育课程。热身环节中,学生们跟着好好老师的指令认真活动手腕、脚踝,拉伸小腿肌肉,让身体逐渐进入运动状态。

好好老师带领学生们进行热身运动
接着,学生们进行基础锻炼。同学们往返速跑三次,每一次出发都伴随着利落的波比跳,俯身、蹬地、跃起,动作连贯有力;两人一组的悬垂平行击掌攀爬,考验着力量与配合,手掌相击的瞬间,是信任的传递;30秒双脚闭眼站立与15秒单脚闭眼站立,则让大家在平衡中专注凝神,感受身体的控制感。一系列动作下来,同学们的脸上泛起汗珠,眼神却愈发明亮。
热身运动结束后就是分组竞赛。第一个游戏是“速冲捶丸”。学生们穿过5个标志碟后,迅速拿起球棍击球,无论是否进球,都立刻折返奔跑。直到每组每位同学都成功投进一次,计时才停止。赛道上,学生们奔跑的身影如风般掠过,击球时的专注与进球后的欢呼交织在一起。第二个游戏是“沙包投掷”。同学们跳格子至投掷线后,三次投掷沙包尝试进圈,中一次即可完成任务。跳跃的脚步轻快敏捷,投掷的瞬间屏气凝神,每一次沙包入圈都引来阵阵喝彩。

学生参与“速冲捶丸”游戏

学生参与“沙包投掷”游戏
此次趣味运动课,不仅让同学们在运动中增强了体质、提升了协调性,更在团队竞赛中体会到了协作的重要性。阳光、运动、伙伴、欢笑,让同学们在趣味中爱上运动,在协作中收获成长。
客家印记,甲骨密码下午,小周老师为学生们带来了一节以“客家印记,甲骨密码”为主题的甲骨文介绍课程。甲骨文是目前最早可考证的汉字的源头,对于学生们认识汉字、学习汉字非常重要。
课程开始,小周老师通过播放挖掘甲骨现场和晚清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的PPT动画模拟考古情景,让学生们体验文字发现过程。接着,小周老师继续向学生们介绍甲骨文的起源与作用。甲骨文与商人的占卜仪式密不可分,小周老师向学生们逐步介绍商人占卜的6步流程:选龟、杀龟、修甲、钻凿、灼烧、刻辞。让学生们认识到把龟甲上呈现的占卜结果刻在龟甲上面,就是甲骨文。

小周老师开展课程
接着,小周老师依次展示日、禾、人、山、树、河等甲骨文的图片,让学生们抢答对应哪个现代汉字。随后,老师们给学生们分发宣纸、毛笔、墨碟和甲骨文图片,让学生们临摹甲骨文。学生们在临摹中亲身体验甲骨文的书写过程,感受到了甲骨文象形构字的魅力,对甲骨文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小周老师带领学生们一起临摹

学生临摹甲骨文
课程最后,小周老师鼓励学生们在课后继续探索甲骨文的世界,了解更多关于汉字文化的知识。
红诵传情
下午,小黎老师给学生们带来了一节以“红诵传情”为主题的《中华颂》诗歌朗诵课程。意在通过解读诗歌内涵、传授朗诵技巧、分组练习朗诵等环节,让学生们在情声并茂的朗诵中抒发对祖国的热爱。
课程开始,小黎老师带领学生们通读《中华颂》原文,柱子纠正易错读音,帮助学生们打牢朗诵基础。随后,小黎老师结合图示引导学生们聚焦诗歌中“长城”“黄河”等重要意象,学生们积极思考其象征意义并踊跃发言。

小黎老师解读《中华颂》
读懂诗歌只是第一步,在朗诵技巧环节中,小黎老师向学生们传授了“停顿”“重音”和“语速”三大朗诵技巧,引导学生们通过朗诵传递情感。学生们举一反三,突出“奔涌”“不息”等重音,又以稍快的语速模拟黄河奔腾之势。

学生们练习朗诵
最后,课程进入分组练习环节。学生们在小组内相互学习,一起练习朗诵。老师们则针对低年级学生侧重知道读准字音和基础停顿,对高年级学生则重点打磨重音处理与情感表达。

老师指导学生们朗诵
《中华颂》诗歌朗诵课程,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朗诵技巧,更在潜移默化中厚植了家国情怀,让红色基因与文化自信在朗朗书声中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