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致知在格物——“城”心助农小分队探访西山菜地,摘菜卖菜爱心助农传递温情

发布时间:2025-07-23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践行助农爱农理念,7月12日至15日,苏州城市学院“城”心西山助农小分队分批次前往西山当地菜地,深入体验农业生产,助力村民解决实际需求,帮助当地村民采摘、售卖蔬菜。团队成员通过亲身参与田间劳作,深入地了解蔬菜种植与采收过程,将青年力量融入基层,为优化乡村发展和提升农民生活品质贡献智慧。
  
         
与婆婆一起采摘地瓜藤,方江玲摄
  农耕启蒙:俯身垄间,汗水浇灌助农初心
  小分队成员随西山当地一位婆婆前往菜地。途中,婆婆介绍,当地各村均有种植时令果蔬的传统,其中青种枇杷最为知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菜地种植园已经有婆婆们在采摘蔬菜了,垂挂着的紫茄、嫩绿的地瓜藤,在婆婆们指导下,成员们迅速掌握其采摘技巧,同时了解到田地间多种果蔬的生长周期和日常管理技巧。这场与土地的对话,让团队成员对农耕生活有了直观认识,也为后续助农活动奠定了基础。
  
         
成员们分区域采摘紫茄,唐铭遥摄
  团队成员在地瓜苗区域学习挑选最嫩的芽尖,一袋袋嫩绿的地瓜藤在成员们的接力传递中,从田间直达分拣点。随后,成员们转至紫长茄种植区,小心护着枝叶来采摘品相良好的茄子。过程中,指尖的泥土与身上的汗水,是对“三农”最生动的教科书,每一株作物都凝结着村民的心血,短短数时,团队采摘的蔬菜可以供给一家饭店一天的需求量,成员们表示,连续帮助农民采摘一星期,就可以缓解一下农忙时劳动力短缺压力,提高其采摘效率。
  进入菜园的大棚区域,大棚内种植着小番茄和空心菜,成员们轻轻采摘,避免损伤枝叶。婆婆介绍,这些新鲜蔬菜采收后会直接送往当地饭店,形成稳定的“菜园—饭店”供给循环,既保障了农产品销路,又体现了助农理念的创新应用。团队成员通过试采部分果蔬,感受到现代农艺与传统智慧的结合,同时认识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为未来优化种植模式提供了新视角。
  
         
成员们进入大棚进行采摘,唐铭遥摄
  团队成员们的感悟分享:
  史雨晨表示,菜农耐心讲解相关作物,指尖的老茧刻满四季辛劳。蹲身采摘时,泥土的气息与汗水交织,方知“一蔬一饭来之不易”。在西山菜园中,现代化大棚与传统耕作方式并存,农业现代化进程还需加强。
  吴颖睿表示,在泥土裹着汗水的气息里,真切摸到了助农爱农不是口号——那些弯腰侍弄的身影、对作物的细心叮嘱,都是用双手焐热土地的真心,也让我懂了守护田间烟火气,就是守护最质朴的丰收希望。
  创新拓销:蔬菜售卖,智慧点亮乡村市集
  采摘只是起点,打通销路方显实效。针对部分优质蔬菜面临的“出村难”问题,小分队策划“集市+饭店”双轨助销方案。在村中心搭建“爱心助农市集”。成员们热情介绍特色果蔬。新鲜直达、价格亲民的蔬菜吸引众多村民和游客驻足选购。与西山民宿的一些饭店达成供给约定,并给予配送,有利于满足双方对果蔬的不同需求。
  
         
成员们帮助菜农售卖蔬菜,唐铭遥摄
  振兴共鸣: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未来
  此次采、卖菜实践远不止一次性的帮扶,更是一堂生动的国情乡情课和乡村振兴实践课。基于本次菜园体验,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农业生产的艰辛与价值,强化了服务“三农”的责任使命。成员们纷纷表示,将继续扎根农村真实生活,通过后续调研,推动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融合。接下来,“城”心西山助农小分队将践行“知行合一”理念,探索可持续的助农模式,为农业发展注入青年活力,在希望的田野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采摘结束后与菜地婆婆合照,唐铭遥摄
作者:唐铭遥、吴杰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人工智能学院学子投身社区实践,“趣味假日课堂”点亮暑期
  • 盛夏童梦营 爱心伴成长
  • 盛夏童梦营 爱心伴成长
  • 【聊城大学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盛夏童梦营 爱心伴成长”社会实践活动
    为切实解决辖区家庭假期“看护难”问题,丰富青少年暑
  • 07-23
  • 围屋课里知根脉,游园会上聚欢腾 ——华南师范大学柳夏星火实践队课程报道
  • 青春携手绽芳华 文化共舞聚民心——“百日文化广场活动”为民族团结添活力
  • 冠军领航,“运动+心理”双赋能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夏令营顺利举办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