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金院学子深入“珍珠之都” 调研普惠金融赋能产业升级
近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投资保险学院“稽山商韵汇金流,普惠精耕促跃升”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中国珍珠之都”——诸暨市山下湖镇,开展了一场以走访调研普惠金融政策、入户宣讲金融反诈知识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世界珍珠看中国,中国珍珠看诸暨。”实践团首站抵达华东国际珠宝城。作为全国最大的珍珠产业市场,如今的华东国际珠宝城已成功转型为融合“珍珠产业、文化体验、旅游观光”的复合业态新地标,生动展现着传统产业向现代商业文明的精彩跨越。
在与资深从业者唐建平的深入交流中,团队细致梳理了产业发展的脉络。深耕行业二十余载的唐师傅,指着展柜中对比鲜明的海水珠与淡水珠,讲述消费趋势的变迁:“早年消费者追求‘大而圆’,如今年轻人更青睐‘设计感’和‘故事性’。”谈及产业蓬勃发展的动力,唐师傅特别强调:“政府给予了强力支持,不仅有高度重视,还配套了相应的免税政策。”
2020年正式开馆的世界淡水珍珠博物馆,则为山下湖镇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启了产业与文化深度融合的新篇章。
为探究普惠金融如何精准服务珍珠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及创业者,团队成员特别采访了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校友、刚刚转行至珍珠产业的蒋洁羽。
蒋洁羽结合自身银行工作经验和当前创业实践,详细介绍了山下湖特色的普惠金融产品:“正是基于山下湖市场从业者高度集中的特点,才催生了‘珍珠贷’、‘金浦贷’这类精准对接产业需求的贷款产品。”她认为,这些普惠金融工具对新人创业至关重要,“极大缓解了囤货期的资金周转压力,让资金运用更灵活,为珍珠产业提供了实实在在的金融保障。”蒋洁羽的创业经历分享,让团队成员深刻理解了普惠金融“精耕”产业、服务实体的核心价值。
此外,实践团成员还亲身体验了开蚌取珠的环节。养殖户介绍,每只蚌需精心培育3-5年,每日需严格监测水质、防治病害。“开蚌那一刻,才知道每一颗珍珠都来之不易。”成员们在体验后由衷感叹。
从晨曦微露的养殖塘,到华灯初上的珠宝城,珍珠产业的华丽转身,离不开匠心的坚守与金融活水的持续滋养。山下湖的故事,正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在蚌壳开合的历史律动间,实践团成员不仅见证了传统产业的升级之路,更深刻领悟了金融力量服务地方特色经济、助推共富跃升的关键作用。
作者:王晗娜 赵淼 郑启晨 来源: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投资保险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化工实训基地的绿色启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百炼千人”山东新和成药业实践队来到潍坊化工实训基地参观
- 07-19
- 资助政策下乡行
- 7月14日,石油工程学院阡陌新程实践团队走进化州市合江镇同志堡村,开展”广东省国家资助与贷款政策”下乡宣传活动。团队以“政策课堂
- 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