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藏着一门传承千年的民间技艺 —— 阳新布贴。这门古老的手工艺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 “指尖上的非遗瑰宝”。随着时代的发展,布贴的内容变得更加多样化。
7月2号下午武汉晴川学院老师代表及学生代表团队慕名来到阳新县非遗传承基地参观。踏入基地展厅,形态各异的阳新布贴作品让人目不暇接:色彩鲜艳的 “麒麟送子” 寓意吉祥,憨态可掬的 “十二生肖” 活灵活现,每一幅作品都凝聚着手工艺人的巧思与匠心。团队成员们近距离观察布贴制作过程,惊叹于艺人将零碎布料化腐朽为神奇的精湛技艺。“这些布贴不仅是艺术品,更生动展现了当地百姓的生活智慧和审美情趣。” 此次参观活动,不仅加深了团队对阳新布贴的了解,也为后续非遗与现代设计融合的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
阳新布贴的历史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在当地,百姓们将裁剪衣物剩下的边角布料收集起来,通过拼贴、缝制,制作成实用又美观的生活用品,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布贴艺术。历经千年传承,阳新布贴不仅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记录着当地的民俗风情和文化记忆。
阳新布贴的制作工艺极为考究,需经过选布、绘图、剪样、拼贴、缝制、刺绣等多道工序。手工艺人们凭借精湛的技艺,将各色布料巧妙组合,创作出造型夸张、色彩浓烈的图案。这些图案多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花鸟鱼虫为题材,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
近年来,阳新县高度重视布贴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建立非遗传承基地、开展 “非遗进校园” 活动、举办布贴艺术展览等多种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上这门传统技艺。同时,当地还积极探索阳新布贴的产业化发展道路,将布贴元素融入服饰、箱包、家居饰品等现代产品中,使其既保留传统韵味,又符合当代审美。使阳新布贴的内涵变的更加丰富。目前,阳新布贴已成为当地文化产业的一张亮丽名片,带动了众多手工艺人就业增收。
“阳新布贴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有责任让它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阳新布贴省级非遗传承人表示。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阳新布贴的传承队伍中,他们将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技艺相结合,创作出一系列新颖独特的作品。相信在多方努力下,阳新布贴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