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畲族非遗活态保护的有效路径,守护文化根脉,近日,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织韵畲乡”非遗传承青创实践团队走进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弄村,采访“畲族三月三”浙江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蓝仙兰老师。

在访谈中,团队成员们了解到,“三月三”是畲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它融合了山歌、彩带编织、舞蹈与体育活动。其中,山歌作为节日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以其即兴创作和灵活多变的形式,成为畲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现场,蓝老师展示了畲族民歌的唱腔,并向队员们教授了两首基础的民歌。她强调,畲族民歌歌词的第一、第二、第四句的尾字必须押同音韵,还需要加入衬词“哩啰”。

为了守护这份独特的民族声音,蓝仙兰老师数十年如一日投身传承工作。她在广收徒弟的同时,坚持推动“畲歌进校园”活动,在小学义务教授畲歌畲语已逾五年。看到学生在全县的畲歌畲语赛中屡获佳绩,蓝仙兰感到非常高兴。如今,她的女儿孙辈均能传唱畲歌,民间学唱者也日益增多。了解到这些,成员们更加坚定了宣传畲语畲歌的决心。
通过本次交流,团队成员们不仅深刻领略了畲族民歌的独特魅力,更被蓝老师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奉献精神深深打动。未来,团队计划将畲族民歌的唱腔、歌词特点以及背后的文化故事整理成册,通过创新的方式宣传畲族文化,使其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访谈结束后,团队成员们在东弄村开展调研,广泛发放调查问卷,收集畲族民歌传承保护现状的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