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庭!”法槌清脆落下,稚嫩的童声在湘潭市岳塘区云峰社区会议室回荡。审判长宋子墨目光如炬,法警张骞月、李湘颖押解“被告人”胡舒阳入庭,公诉席上的唐熙桐、李乐容神情严肃,辩护人陈知来亦严阵以待——一场由七彩假期普法夏令营大班孩子担纲主角的模拟法庭表演秀正在上演。
7月17日上午9时许,湘潭大学法学学部法韵童梦护卫队依托云峰社区红石榴暑期托管班,以“专业剧本+真人演绎”的形式,将志愿者编写的涉毒品犯罪案例搬进社区课堂。继上周成功举办“反网诈模拟法庭表演秀”后,团队再度创新普法形式,让孩子们在沉浸式角色体验中筑牢禁毒、拒毒线。
本次模拟法庭表演秀聚焦大学生李轩宇被诱骗运输毒品的悲剧。当公诉人质问饰演“被告人”的胡舒阳“为何明知可疑仍送货”时,扮演“被告人”的胡舒阳低头嗫嚅:“他说不做就毁了我……”当转账记录作为证据被当庭出示,辩护人陈知来则据理力争:“转账备注‘兼职费’不等于明知是毒品!”法庭调查、举证质证与激烈辩论层层剥开毒品交易的隐蔽链条,将“主观故意”、“胁迫情节”等抽象法律概念具象化地呈现于小演员与观众面前。当“被告人”最终获判免于刑事处罚,全场响起的掌声既是对司法公正的礼赞,亦是对青春歧路的警醒。
本次禁毒模拟法庭表演秀与上周的“反网诈模拟法庭表演秀”紧密衔接,共同编织起一张清晰的青少年安全防护网。在青少年犯罪中,犯罪团伙往往精准利用青少年社会经验不足的弱点设下陷阱,诱导青少年成为自己的帮凶。上周的帮信罪案揭示了网络世界的风险,而本次的禁毒剧本则直击现实中毒品的伪装诱惑。本次模拟法庭表演秀的教练周永富在活动后进一步阐释剧本的设计理念:“我们特意保留剧本中‘赚快钱’‘威逼利诱’等关键细节,就是要让孩子们直观理解犯罪如何从看似微小的诱因滋生蔓延。”这种警示的延续性在现场引发了深刻共鸣——在课后分享阶段,台下学员纷纷说出“这次的案件和上次网诈案一样危险!”、“都是贪小便宜轻信他人吃了亏”,清晰地印证了孩子们对两类犯罪背后相似套路的识别与警醒。
湘大法科学子扎根社区方寸课堂,以专业为炬,持续探索普法新路径。通过连续两次主题深化、形式创新的模拟法庭表演秀,严谨法条在真人演绎中渗入孩子们的心田,抽象概念亦于角色思辨间变得清晰。童声演绎的正义回响,正汇聚成守护青春的法治清流,从社区课堂出发,奔向更为清朗的法治未来。这堂“从社区到法庭”的法治启蒙课,不仅在孩子们心中筑起了防范网诈与毒品的双重意识防线,更点燃了他们主动思考法律、理解规则的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