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此城吾乡”青年调研实践团暑期实践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18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你觉得自己是这座城市的一部分吗?”
  这是我们问卷里的第十题,也是我在调研现场印象最深的问题。
  为响应“江苏省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情况调研”课题号召,深入了解城市流动青年的文化适应、身份认同与定居意愿问题,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社会学院/会计学院“此城吾乡”青年调研实践团,于2025年暑期奔赴南京、苏州、徐州三地开展主题社会实践。我们希望以田野为课堂,以脚步为尺,以青年为镜,读懂当代流动青年的城市归属感。
  行走三城:从脚下丈量,到心中叩问
  本次实践选择南京、苏州、徐州三座江苏代表性城市,调研内容聚焦城市流动青年的生活适应状况、身份认同感与定居计划,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团队成员既有扎实的社会调查能力,也具备数据处理与经济分析素养,实现了优势互补。
  在南京,我们走访了河西、高铁站、仙林大学城周边等区域,与多位来自外省的实习生与年轻职场人展开深度对话。有人向我们坦言:“如果不是房价太高,我是愿意把这里当家的。”城市文化的包容与生活成本的高压交织出青年归属的复杂图景。
  在苏州的访谈中,我们听到的是高期望与高压力的叠加。城市机会丰富,却也门槛不低。“我一直很努力,但总觉得这座城市和我之间还有点距离。”一位被访者这样说。
  徐州的青年则更加“务实”。在老工业区与新兴园区间切换的他们,更看重就业稳定性与生活便利度。“这城市没有太惊艳的地方,但踏实。”有人这样评价。
  一份问卷,一次共鸣
  我们发放并回收了300份问卷,并完成10余次访谈,数据覆盖三城多个区域与行业。分析数据显示,大多数流动青年认为自己“正在适应”这座城市,但仍有相当比例人群感受到“本地人”与“外地人”之间的隐形壁垒;而是否定居,则受限于户籍政策、房价成本、家庭支持与归属感等多重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开放题中一位受访者写道:“我不知道自己属不属于这座城,但我每天早上刷地铁卡上班,都在努力让它变成我的‘吾乡’。”短短一句话,道出了无数漂泊青年的心声。
  在调研中成长,在实践中思考
  社会实践不仅是走访与调研,更是一次现实教育。在与被访者的交流中,我们学会了倾听,也重新理解了“青年”与“城市”的关系。一座城市的包容度,既体现在制度与政策上,也藏在一个个日常细节中。青年是否留下,不只是“是否被需要”,也关乎“是否被理解”。
  作为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社会学院/会计学院的实践团队,我们深知,这不仅是一项课题调研,更是一场心灵对话。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观察与记录,为建设更加友好、包容、可持续的青年发展型城市贡献青春智慧。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调研报告正在撰写中,我们期待,它能成为研究者、政策制定者与青年之间沟通的桥梁。
  而对我们自己来说,这段旅程早已在心中种下一颗种子——无论未来我们会留在哪座城市,走入哪个岗位,关于“何为吾乡”的思考,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得更远、走得更深。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湖师学子暑期调研行——探寻跨学段教师适配难题,助力教育资源优化之路
  • 聆听岁月回响,传承红色基因
  • 探秘零碳校园的“材料密码”——安徽科居与上海电力大学共话建筑废料资源化新路径
  • “雏鹰计划”社会实践队:时光胶囊藏童梦 红色基因润童心
  • 法槌叩响法治启蒙,童声演绎正义回响|七彩假期模拟法庭表演秀纪实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