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山海博时”急救宣传团走进山东省威海市怡园街道滨州街社区,以“救在身边,安全一夏”为主题,为社区的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实用的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宣讲。这是团队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一期活动,志愿者们通过专业讲解、情景模拟和互动演示,让小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急救技能,为暑期安全增添了一份保障。
专业讲解:传递急救知识 活动伊始,志愿者以“救在身边,安全一夏”为开场,迅速吸引了小朋友们的注意力。宣讲内容围绕“识别判断”患者状况展开,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如何判断患者意识状态和呼吸情况。施救者要轻拍患者双肩,在耳边呼唤“先生(女士),您怎么了?”如果患者无反应,就是无意识。
在讲解检查呼吸的方法时,志愿者同学特别强调了“听、看、感觉”三步骤,并借助道具演示了如何将俯卧位的患者调整为仰卧位。小朋友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有的还跟着志愿者的动作比划起来。“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只有喘息,可能就是心跳骤停,这时候要立刻呼救并开始心肺复苏。”志愿者的话让小朋友们意识到急救的紧迫性。
情景模拟:手把手教学 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理解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志愿者团队准备了模拟人道具,现场演示了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正确方法。小朋友们围成一圈,目不转睛地看着志愿者的每一个动作。“按压时要双手交叉,用掌根发力,频率是每分钟100到120次。”志愿者一边讲解,一边鼓励孩子们上台尝试。

孩子们热情高涨,纷纷踊跃举手,其中两位小朋友们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完成了第一次胸外按压,虽然动作略显生疏,但在团队成员的指导下,变得愈发专业,两位小朋友的认真态度也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积极互动:点燃学习热情 活动中,志愿者们设计了问答环节,通过提问巩固所学知识。“如果有人晕倒了,第一步要做什么?”“怎么判断患者有没有呼吸?”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有的甚至跑到台前演示动作。志愿者还为答对问题的小朋友赠送了小礼品,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
宣讲成功:播撒安全的种子 本次宣讲活动不仅让小学生们掌握了基础急救技能,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关爱生命、重视安全的种子。志愿者们的专业讲解和演示,以及小朋友们的积极互动,共同构成了活动的亮点。社区工作人员也对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样的急救知识普及非常有必要,希望未来能多举办类似活动。”

山海博时急救宣传团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救在身边,安全一夏”的主题,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未来,团队将继续走进更多社区,为普及急救知识贡献力量,让安全的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