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暑期实践队走进萧山欢潭村:解码五义文化基因,赋能乡村旅游新篇——以“千万工程”为镜,探寻传统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共生密码

发布时间:2025-07-16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蝉鸣盛夏,宋韵流芳。近日,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章顺带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萧山千年宋韵古村欢潭村,参与由市级文化特派员、国际文化旅游学院季靖副教授组织的“欢潭五義创客营”第二季暨“建行裕农通杯”第八届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集体调研活动。作为“百名青年访谈百名村支书”系列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团队与百余位高校师生共探古村振兴路径,以“政企学研协同+青年访谈调研”双模式,为千年古村注入青春动能。

 
  政企学研聚合力:共绘文化振兴蓝图
  调研伊始,一场融合政、学、企、艺四维智慧的座谈会在欢潭村文化礼堂召开。村党委书记梅李栋系统梳理古村“五义”文化脉络与发展现状,提出“文旅融合促振兴”的规划愿景;田氏家谱理事会总顾问田关仁以《田氏宗谱》为引,生动阐释“忠义、信义、礼义、智义、仁义”精神的千年传承;大赛副秘书长苗振龙博士从赛事规则与创意落地角度提供专业指导;季靖则通过解析赛题要点,搭建起“文化保护—产业创新—青年赋能”的实践框架。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竹编、木雕技艺,驻村企业分享“文化IP+研学体验”运营模式,多维对话为团队注入跨界思维。

 
  实地探幽解文脉:深挖五义文化根魂
  带着理论认知与问题导向,团队开启沉浸式文化寻踪。从岳园的“精忠报国”碑刻到“大司空家庙”的匾额楹联,从老街的青石板路到新修缮的非遗工坊,成员们在讲解员引导下,系统记录古建筑形制、民俗传说及“五义”典故。针对“如何将文化符号转化为旅游体验”这一核心问题,团队重点走访了村内三处关键节点:在“义仓”遗址探讨粮食安全与慈善文化的当代转化,在“活水潭”边构思生态景观与研学路线设计,在“乡贤馆”梳理名人故事与德育课程开发思路。调研过程中,团队同步完成对村委干部、非遗传承人、村民代表的深度访谈,为创意方案积累一手素材,也为“百名青年访谈”系列实践充实案例库。

 
  校村协同谋新篇:锚定青年实践方向
  为提升方案针对性,团队与村委开展“靶向研讨”。围绕“五义精神特色游线规划”主题,双方就现存困境深入交流:如何平衡文物保护与商业开发?怎样通过数字技术活化传统文化?青年创意如何对接村民实际需求?季靖结合数据,建议以“故事化叙事+互动式体验”重构游览路径,例如设计“五义闯关”研学游戏、开发AR导览系统。深入探讨后,团队对欢潭村“五义精神”特色游览路线规划形成更清晰思路,为后续项目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调研既是法学院“知行合一”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作为“百名青年访谈百名村支书”系列实践的重要一站,活动积极响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深入探寻“千万工程”引领乡村蝶变的浙江经验,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使学生直观了解“千万工程”在浙江的历史沿革、发展成就,激发学生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培养热爱家乡、建设祖国的朴素情感,引导学生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据悉,“百名青年访谈百名村支书”活动将跟随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的足迹,深入100个具有代表性的浙江省“千万工程”和美乡村,通过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活动实地探访、分层实践与互动对话,促使不同学段学生在行走中感悟“千万工程”的实践伟力,增强了服务乡村发展的使命意识。后续将逐步开展湖州市安吉余村、杭州市余杭区径山村、湖州市德清县五四村、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丽水市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等调研活动。最终将汇集调研成果形成访谈集、系列微宣讲视频、组织“千万工程”乡村老物件主题展等,系统展现浙江乡村在“千万工程”引领下的发展历程与显著成效。

  文字:章顺、聂颖
  图片:调研团队
作者:章顺、聂颖 来源: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暑期实践队走进萧山欢潭村:解码五义文化基因,赋能乡村旅游新篇——以“千万
  • 拒绝标签,探寻真相——宁大医学部学子这样走近校园“躺平族”
  • 合工大学子探访金寨大湾村 感受红色热土的振兴力量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科左后旗碧野兴乡实践队:聚力生态振兴 守护绿色家园
  • 湘南学院服务队 青衿探百草,薪火助乡兴
  •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毅马当先”实践队与昆明市新闻里社区开展主题交流活动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