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绘’味家乡——家乡美食插画行动”

发布时间:2025-07-09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美术学院“‘绘’味家乡——家乡美食插画行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一、引言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文化多样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作为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生煎包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更是上海城市文化的一张名片。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传统生煎包制作技艺面临着失传的风险。本报告旨在探讨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有效传承与保护上海生煎包文化,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背景分析

  1. 全球化背景:全球化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但同时也对地方特色文化构成了威胁。如何在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同时,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 上海生煎包现状:上海生煎包以其皮薄馅大、汤汁丰富、味道鲜美而著称,但传统制作工艺复杂,对食材和技艺要求较高,导致传承难度加大。
  3. 年轻群体认知:年轻群体对非遗美食的认知碎片化,缺乏深入了解,这进一步加剧了传统技艺的失传风险。

三、实践内容与成果

1. 调研生煎包制作技艺传承困境

  1. 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上海生煎包制作技艺的传承现状,包括技艺掌握情况、传承人数量、传承环境等。
  2. 发现技艺传承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技艺复杂难以掌握、传承人老龄化、年轻群体兴趣缺失等。

2. 组织青年创作团队完成插画作品

  1. 组建了一支由青年艺术家和设计师组成的创作团队,围绕上海生煎包的文化内涵和制作工艺,创作精美插画。
  2. 这些插画作品不仅展现了生煎包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风味特点,还融入了现代审美元素,使其更具吸引力和传播力。

3. 运用数字化手段传播

  1. 将插画作品发布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利用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进行广泛传播。
  2. 通过互动评论、问答等方式,增强了与受众的互动性和参与感,提高了非遗美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 提出“三维传承模型”

  1. 针对年轻群体对非遗美食认知碎片化的问题,提出了“三维传承模型”:工艺可视化、故事场景化、传播年轻化。
    • 工艺可视化:通过插画、视频等形式,将复杂的制作工艺以直观、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
    • 故事场景化:挖掘生煎包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将其融入故事场景中,增强文化感染力。
    • 传播年轻化:采用符合年轻人口味的传播方式和语言风格,提高他们对非遗美食的兴趣和认同感。

5. 形成成果体系

  1. 最终形成了包含文化图谱、传承档案、创意衍生品在内的成果体系。
    • 文化图谱:梳理了上海生煎包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形成了系统的知识体系。
    • 传承档案:记录了传承人的基本信息、技艺特点、传承历程等,为后续的技艺传承提供了重要依据。
    • 创意衍生品:将生煎包元素融入现代设计,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的创意衍生品,如餐具、文具、服饰等。

四、结论与展望

本报告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探索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上海生煎包文化的传承路径。通过数字化传播、青年参与和创意衍生品开发等方式,有效提高了非遗美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美食文化的保护提供了青年方案。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这一领域的探索与实践,推动上海生煎包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陶多朵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绘’味家乡——家乡美食插画行动”
  • 滁州学院学子“团聚青春、逐梦同行” 赴明光市三界镇支教
  • 问诊天鹅湖水质,献策长鑫渔业
  • 问诊天鹅湖水质,献策长鑫渔业
  • 2025年7月6日,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鱼跃天山畔,情注塔河岸”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调研团正式启程,奔赴阿拉尔市十六团场长鑫渔
  • 07-09
  • 乡路躬行问民需 青春聚力绘新篇
  • 乡路躬行问民需 青春聚力绘新篇
  • 6月30日安徽理工大学数学与大数据学院乡路引航实践团由安徽理工大学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杨静老师、周跃进老师带队深入淮南市新华村
  • 07-09
  •  “筑迹寻踪,匠韵薪传”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 万灵探秘第六弹——三代匠心守传承,一味一艺见初心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