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绘‘味’家乡—家乡美食插画行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探秘东台鱼汤面的味觉与视觉之旅

发布时间:2025-07-03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一、实践背景
    东台鱼汤面作为江苏东台极具代表性的传统美食,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享有“中华第一面”的美誉。其以鲫鱼、鳝鱼骨等为原料,经独特工艺熬制出浓白似乳的鱼汤,搭配筋道面条,口感鲜美醇厚。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美食面临传承与推广的挑战。为深入了解家乡美食文化,助力东台鱼汤面的传承与发展,我在暑假期间开展了本次社会实践。

二、实践目的
    本次实践旨在通过实地调研、亲身体验等方式,深入探究东台鱼汤面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文化内涵及市场现状,以提升对家乡美食文化的认知,同时尝试为其传承与推广提出可行性建议。

三、实践内容
(一)文献研究,追溯历史
    实践初期,我通过图书馆查阅地方志、美食典籍,以及网络检索等方式,系统收集东台鱼汤面的相关资料。了解到其起源可追溯至清代乾隆年间,由宫廷御厨流落民间后改良创新而成,历经岁月沉淀,成为东台人餐桌上的经典美食,承载着浓浓的乡情与记忆。
(二)实地走访,探寻工艺
    我走访了多家东台当地知名的鱼汤面面馆,与店主和厨师深入交流。在现场,我详细观察了鱼汤面的制作过程:新鲜的鲫鱼和鳝鱼骨经煎制后,放入大锅中,加入葱姜等佐料,用文火慢炖数小时,期间不断搅拌,直至鱼汤变得浓白如乳。面条选用优质面粉,手工擀制,口感筋道。配菜则有肉丝、青菜、爆鱼等,丰富了面条的口感与营养。店主王师傅表示:“熬汤是关键,火候和时间的把控直接影响鱼汤的品质和风味。”
(三)采访交流,挖掘内涵
    我采访了多位当地居民和食客,了解他们与鱼汤面的故事。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说:“喝了一辈子的鱼汤面,这是家乡的味道,也是回忆。”而年轻食客小李则认为:“鱼汤面不仅味道好,而且健康营养,是早餐的首选。”此外,我还采访了非遗传承人,他强调了传承传统制作工艺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创新推广的期待。
(四)分析现状,提出建议
    通过实践,我发现东台鱼汤面虽然在当地有较高的知名度,但在外地的影响力有限。存在品牌宣传不足、制作工艺标准化程度低、年轻消费群体开发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以下建议:加强品牌建设,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推广;制定统一的制作标准,确保品质稳定;推出适合年轻人口味的新产品,拓展消费市场。

四、实践总结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我对东台鱼汤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仅掌握了其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也体会到传统美食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这次实践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调研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未来,我将继续关注家乡美食文化,为东台鱼汤面的传承与推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更多人品尝到这道美味的家乡美食,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图为品尝鱼汤面之前,抱着对鱼汤面的喜爱所拍摄的图像,希望此图能够多多宣传江苏东台鱼汤面,让世界听闻。丁乙供图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安徽师大音乐学院学子寿县探访非遗:古城墙下感受锣鼓传承脉动
  • 闸下毫厘守护淮河安澜 庄台灯火映照百姓心声
  • 寻迹雄崖所,青春护古建
  • 寻迹雄崖所,青春护古建
  • 2025年7月2日,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青屿遗韵传承志愿队走进雄崖所古城,开展古建筑调研活动,为海防古建筑保护与开发贡献青春力量
  • 07-02
  • 童心印家国,同绘爱国树 ——孤独症儿童与大学生共筑无界家国情
  • 信仰之光永不灭,红色精神代代传
  • 在历史的长河中,红色是最鲜艳、最动人的色彩。它不仅是热血与牺牲的象征,更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诠释的信仰与理想的颜色。
  • 07-02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