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1月10日起至2025年1月29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寻文化之根,溯历史之源”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该系类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引导队员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文化滋养,并探寻传统文化在现代发展下的新出路。
一、蜀锦之秀之美,绣绘锦织之韵
2025年1月10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寻文化之根,溯历史之源”社会实践团队赴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参观学习。
参观时,队员们细致观赏了各个时代的蜀绣精品和各时期的纺织用品。同时也现场观摩了蜀绣的部分制作过程。之后在博物馆一楼,队员们还了解到了各式各样的现代蜀锦制品。活动结束后队员们根据所见所闻,结合自身感悟对传统蜀绣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展望。


图为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藏品图
此次活动不仅让队员们深入了解了蜀绣文化,更激发了队员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探寻书圣故里韵,品味传统文化魂
2025年1月14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寻文化之根,溯历史之源”社会实践团队小分队赴浙江省绍兴市王羲之故里参观学习。
参观时,小分队成员了解到了书圣王羲之的生平事迹,了解到王羲之舍宅为寺的缘由(王羲之有两样爱好,一是喜欢鹅,二是喜欢宝珠,一日当他把玩宝珠时僧人朋友前来拜访,后发掘宝珠失踪,疑心僧人盗珠,因他的怀疑,僧人不堪侮辱遂自尽,后王羲之从死去的大鹅腹中发现宝珠,对僧人大感惭愧,便捐出自己的宅修建了戒珠寺)同时对书圣王羲之的作品进行了欣赏品鉴,见识到了寺前的墨池,为王羲之学习书法的刻苦有了充分感悟,虽然墨池如今回复了澄澈,但王羲之的精神一直保留其中。此次实践中,小分队成员着重关注行书——中国传统书法之一在现代的发展与传承,并进行了深度思考。

图为书圣故里景象图
此次活动不仅让小分队成员更加了解书法相关知识增加自身文化底蕴,更提高了小分队成员对中华传统发展和传承的责任感。
三、玉佛寺实践悟传统,传统文化中寻佛心
2025年1月16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寻文化之根,溯历史之源”社会实践团队小分队赴四川攀枝花玉佛寺参观学习。
玉佛寺内,小分队成员参观到了众多雄伟宝殿和诸多佛像,深刻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魅力。佛教文化并非中国本土文化,但在玉佛寺内诸多景观都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例如建筑上的对称布局和飞檐翘角等。
此次活动不仅让小分队成员感受到了外来文化和中华文化的美妙融合,更让小组成员深刻理解到了中华文化的海纳百川。
四、苏稽古梦织中华锦绣,华夏文明绘苏稽长卷
2025年1月19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寻文化之根,溯历史之源”社会实践团队小分队赴四川乐山苏稽古镇感受其特有的文化遗产。
在实践中,小分队成员亲身感受了其独特的美食文化——翘脚牛肉和米花糖。同时也深刻感受到在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上苏稽古镇所做出的努力。

图为苏稽古镇图
此次活动不仅让小分队成员感受到了中华传统美食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打开小分队成员的思维,以更加细致全面的思考对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这一问题提出意见。
五、品磁器口韵味,悟文化之真章。
2025年1月25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寻文化之根,溯历史之源”社会实践团队小分队赴重庆磁器口古镇参观学习。
此次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深入了解磁器口古镇的历史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实践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实践团成员们参观了磁器口古镇的核心景点,包括钟家院,宝轮寺,宝善宫等,深入了解这些古建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图为重庆磁器口图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磁器口古镇历史文化的了解,还锻炼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六、探寻赵云忠魂,传承子龙文化
2025年1月29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寻文化之根,溯历史之源”社会实践团队小分队赴四川省大邑县子龙庙参观学习。
参观时,队员们不仅近距离接触和学习了三国子龙文化和子龙庙的历史变迁、建筑风格以及与之有关的三国文化遗迹,还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和对子龙文化的传承意识。队员们纷纷表示,将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子龙文化,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通过次系类活动,让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保护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有了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未来,“寻文化之根,溯历史之源”社会实践团队将不会停下脚步,在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