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新时代主旋律,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宏伟战略,石家庄铁道大学在校团委东琳老师的组织带领下,协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和天津科技大学,组成一支以京津冀高校优秀学子为代表的志愿服务实践团,联合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团委,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赴往《团结就是力量》这一不朽旋律的诞生地——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镇北庄村。团队成员们心向一处,力聚一方,带着知识、激情与担当,踏上了助力乡村振兴的征程,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与村干部合影
2021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庄村全体党员回信,鼓励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乡亲们齐心协力,共创美好未来。在此精神鼓舞下,团队成员深入北庄村,追寻革命先烈的足迹,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通过座谈会、走访调研、深度体验当地手工生产作坊以及竭诚为村民服务的实际行动,深刻领悟新思想精髓,展现新时代青年学子服务人民、报效国家的宏大格局与坚定的爱国情怀。
首先,团队成员抵达北庄村村委会,开展了一场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的座谈会。会上,村支部书记封书记热情洋溢地介绍了北庄村在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激励下,所做出的重大战略抉择:确立“以红带绿”的发展新路径,即以红色旅游为核心引擎,辅以休闲农业、家庭手工业及光伏产业等多元业态,构建出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北庄村正坚定不移地走在这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快车道上,实现了“吃旅游饭,走生态路”的华丽转身。
图为村支书封书记为团队成员召开座谈会
随后,团队深入访谈了北庄村中德高望重的退休干部及拥有五十年党龄的资深党员,从中细致挖掘了北庄村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众人一心,金石为开,正是在党员干部的引领与感召下,村民们展现出无私的奉献精神,舍弃个人利益,共谋村庄大局,思想统一,行动一致,最终北庄村成功跨越了贫困的鸿沟。昔日,村民居住的是简陋的土坯房,饮水都成了奢望;而今,夏日凉风习习源自空调,冬日暖意融融得益于电锅炉。一位老干部感慨万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的生活品质已与城市相去不远,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老村支书
紧接着,团队有幸采访电商直播助农惠农展销基地的领军人物——返乡青年王亚梅。王女士于2021年毅然返回家乡,创立手工作坊,致力带领乡村的留守妇女们制作传统布鞋,她分享道:“大娘们围坐一起,边纳鞋底、做布鞋,边聊家常,这份工作不仅让她们有了稳定收入,在家说话也底气十足!”这些布鞋饱含大娘们日子的盼头,也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沉淀: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一针一线,缝进对战士的深情关怀;一灯之下,纤纤身影,映照军民间坚不可摧的团结精神;一心一意,铸就力量,凝聚军民一心,共克时艰的坚定意志。
图为团队成员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布鞋的制作方法
王女士的行动不仅是对传统工艺的传承,更是对历史记忆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憧憬。她创立的手工作坊,不仅是一个生产传统布鞋的地方,更是一个精神的家园,一个团结与力量的象征。团队成员被王女士深厚的家国情怀深深打动,表示愿将自身所学贡献于此。他们通过对红军鞋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进行深度调研,结合现代审美与市场需求,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了红军鞋及其包装的再设计;同时提出长期合作意向,定期组织“青年志愿组”赴往北庄村,采用“情景剧场”、“手工教学”等新颖形式辅助直播,旨在利用青年的新颖思维打破传统直播局限,将布鞋背后的文化故事生动展现给广大群众,进一步拓宽品牌的宣传路径,提升品牌知名度,为促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返乡青年王亚梅
随后,团队成员积极发挥专业所长,以问题为导向,发挥专业优势,按需划分小组解决对应问题。利用电路分析、自动化控制、电工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等专业所学为村民们切实分析、解决包括空调不制冷、计算机性能检测及故障快速修复等日常家具存在的问题。同时,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做好备案和解决方案,及时为村民们讲解紧急应对措施,增强居民的相关技术基础常识与应用能力,以实际行动,搭建起连接技术与民生的桥梁,让专业知识在乡村大地上生根发芽,促进了乡村科技知识的普及与应用,同时也让青春的热情与活力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熠熠生辉。
图为团队成员为村民维修家用电器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在活动的最后,团队成员高唱起这首《团结就是力量》。当今,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年团体更应团结一心,紧随党的步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紧扣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合格青年,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而不懈奋斗。
(通讯员 樊鑫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