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农户低碳稻作技术决策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报告

一、实践背景与目标

(一)实践背景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双碳”目标的提出,既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彰显大国责任和担当的重要举措。在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指出了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具体路径及行动方案,强调了我们要在农业方面采取低碳减排的举措,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力争在2030年前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同时就在2022年6月15日中国低碳日由生态环境部于济南举办的主场会议中再次强调了我们要抓紧“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深入宣传绿色低碳理念,提升公众的低碳意识,减少污染的产生,而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必须要加快不断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体系。
本次实践活动基于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热点研究问题,并且充分发挥农业院校优势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同时减少农业生产中的污染排放,确定了农业水稻生产中农户低碳稻作行为为实践主题,实地调研农户在水稻耕种过程中低碳稻作采纳行为与意愿的情况以及对于“低碳”“气候变化”等相关概念的认识,团队成员通过广泛的基础理论研究及预调研工作,最终确定本次实践的主要内容,而江西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也是重要的水稻生产区。

(二)调研目标

本次的调研对象为种植水稻的农户,作为水稻生产以及采纳低碳稻作行为的主体,本次调研通过前期的理论研究以及对农户采纳低碳稻作行为实际情况的初步调研,在掌握较多基础数据的前提下,开展了本次调研活动。

(三)调研时间

2022年7月-2022年8月份开展的“江西省农户低碳稻作行为与意愿”专题调研。

(四)调研地点

本次调研覆盖江西省全域11个地级市,调研地点包括南昌市、抚州市、赣州市、吉安市、九江市、南昌市、宜春市、上饶市、鹰潭市、萍乡市、新余市。

二、调研方案设计

(一)报告撰写人员

张馥林、肖思成、黄庆龙、邹梦玲、姚志湖

(二)调查进度安排

时间 具体安排
2022年4月—6月 确定选题,设计调研提纲和调查问卷
2022年6月—7月 选定研究区域,实地走访了解研究区概况
2022年7月15日—31日 调研小组前往研究区域进行问卷调查
2022年8月1日—8日 整理并分析数据,得出观点,确定框架
2022年8月8日—31日 进行理论分析,着手撰写全文
2022年9月7日 提交成果给负责人
 

(三)调查方法

本次研究中主要基于对低碳稻作技术的理论体系,旨在围绕“农户低碳稻作的决策行为”分析实际情况下农户采纳低碳稻作行为的思维方式和采纳低碳稻作行为的情况。调研综合多种调查方法,以求获得更加丰富全面、真实可靠的调研数据,采纳的调查方法有问卷调查法、文献调查法、实地调查法、专题座谈法等。

三、调研区域概况

研究区域设定为江西省。江西省位于中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江西省的地形以江南丘陵、山地为主;盆地、谷地广布,略带鄱阳湖平原;省境东、西、南三面环山地,中部丘陵和河谷平原交错分布,北部则为鄱阳湖平原。江西省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水稻种植省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0-70%。其中水稻常年播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85-90%,稻谷总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95%。1957年以后双季稻面积不断扩大。江西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水稻种植区,其水稻的播种面积位于的全国第2位,总产量居全国第3位,且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95%~98%;2019年,江西省稻谷产量占到了全国稻谷产量的9.77%,仅次于黑龙江和湖南省,而且江西是40年来粮食产量增长幅度第二大的省份,达到103.63%,仅次于安徽省,江西省是研究低碳稻作行为的一个典型代表。本次调研包括南昌市、赣州市、九江市、吉安市、抚州市、上饶市、萍乡市、宜春市、新余市、鹰潭市、景德镇市共11个地级市。

四、调研问卷分析

(一)调研主要情况

数据来源于调研团队于2022年7月至2022年8月在江西省南昌市、抚州市、赣州市、吉安市、景德镇市、九江市、萍乡市、上饶市、新余市、宜春市、鹰潭巿等11个市开展的“江西省农户低碳稻作情况调研”,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相结合的方式选取本村民,在调研区域内根据各县(市、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水平在每个市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县(市、区),再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村庄及农户。除了本队成员外,团队还组织了国土院土地资源管理与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研究生、本科生的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后组织进村,并针对户主或是参与农业经营决策的家庭主要成员开展访谈和问卷调研相结合的入户调研来了解当地水稻生产及低碳稻作行为情况。一共发放问卷700份,去除重要信息缺失及有逻辑问题问卷后共685份,问卷有效率达97.86%。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农户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耕地利用情况、农户对低碳稻作行为相关认知及意愿以及外部环境。
 

(二)调研结论

问卷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文中主要列举了8类低碳稻作采纳行为,存在4户不采纳低碳稻作行为,其他采纳低碳稻作行为的农户中,采纳七项的农户只有9户,农户采纳低碳稻作行为的项目数量低于4项(包括4项),其占比达到样本总量的72.28%,说明江西省农户整体的采纳低碳稻作行为的水平并不高。
本文对于低碳稻作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在个体特征上,农户为女性相较于男性越愿意采纳低碳稻作行为;在家庭特征上,农户家庭总收入越多越不愿意采纳低碳稻作行为;在认知特征上,农户越认为低碳稻作能增加水稻生产的成本和增加水稻生产的风险,农户就越愿意采纳低碳稻作行为;外部环境特征上,加入合作社、宣传力越大度、农业生产交流频率越高,农户采纳低碳稻作行为的概率越大。

 
时间:2022-09-07 作者:张馥林、黄凤慈、肖思成、黄庆龙、邹梦玲、姚志湖 来源:张馥林、黄凤慈、肖思成、黄庆龙、邹梦玲、姚志湖 关注:
  • 西油学子三下乡:踏上泸定桥,重走长征路
  • 西油学子三下乡:阆中行
  • 西油学子三下乡:阆中行
  • 回望光辉历史,擘画光明未来。为了进一步学习和宣传党史,西南石油大学暑假三下乡星火燎原实践队来到了阆中长征红军纪念馆。
  • 09-07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