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光辉历史,擘画光明未来。为了进一步学习和宣传党史,西南石油大学暑假三下乡星火燎原实践队来到了阆中长征红军纪念馆。
阆中红军纪念园主要是以反映川陕苏区重要组成部分和在红军精神光耀下民族民主革命中心区域历史地位的纪念胜地。他也是嘉陵第一江山的重要景区,在川陕革命根据地斗争中,阆中是参加红军最多的县、女红军最多的县,是最主要的长征出发地,是川陕苏区唯一的食盐供给地,是老一辈革命家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频繁战斗和较长时间居住过的地方。正鉴于此,所以它是全国三十条红色旅游线中十二个重点建设的红色旅游景区之一。1933年至1935年,红四方面军转战阆中长达三年之久,开展了建军、建政、发展经济、兴办文卫等轰轰烈烈的革命活动,取得了反六路围攻、强度嘉陵江等重大战斗战役的全面胜利。全市共有2.2万优秀儿女参加红军,其中女红军有423名,是全国参加红军总人数和女红军人数最多的县市,牺牲的红军烈士编辑在册的就有7790名。新中国建立后,共诞生了9位将军、76位省军级干部。阆中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阆中红军纪念馆位于南充市阆中古城以南的黄花山上。从大门进入,便是“红军魂”广场。进入园林,右手边的主题文化墙上面刻着毛泽东主席的长征诗,歌颂了中华民族红军伟大的长征精神;文化墙的两侧刻着红军长征路线图和红四方面军在阆中强渡嘉陵江战役要图,具象化了一代伟人的伟大战略思想。在文化墙的左边,“强渡嘉陵江”巨型雕塑耸立在红军魂广场中心,红军将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勇往直前的英勇气概和家国情怀踊跃眼前。在雕塑的背面,国旗,党旗飘扬在空中。穿过国旗台,便是“革命之梯”。在阶梯的左右两边共有十位将军,他们大都是在1933年参加红军,在中国解放后都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其中一位将军名为杜光华,在抗日战争中因战功卓著被誉为“抗日虎将”。沿着革命之梯拾级而上,我们依次看见的是军旗,国徽,党徽,军徽,团徽,队徽。革命之梯寓意着革命道路漫漫,而又要一步步的攀登。革命结束了,但“革命”并没有结束,我们还得以向上的姿态继续大步向前。在革命之梯的尽头,矗立着“告别苏区”的雕塑,它的意义是作为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的纪念碑。
继续沿着阶梯前进,我们便来到了核心景区,正前方便是红军纪念馆,我们眼前的青铜塑像是纪念巴山女红军的雕塑,它反映的是女红军西征翻雪山、过草地的一段生活实景的断面展示。川陕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广大巴山女青年积极参加红军,她们在川陕苏区、长征路上、西征途中,为革命流血流汗历经艰险,其斗争之卓越,功勋之显赫,永彪史册。
阆中是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军在阆中先后转战三年,浴血奋战,解放农工,建立苏维埃。来到这里,我们的心情是无比复杂的,在这里,我们既能感受到当年红军长征的艰险不易,又为他们的奋斗造就了今天的美好生活而感到骄傲与自豪。红军纪念馆的一切都是红军火红历史的记录,是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的生动教材。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雨,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该把握当下,学习党史,将党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共产党的好儿女!
文 白茜露
图 王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