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期间,长安大学材料学院无机非金属专业学生,回到家乡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马村乡大张家村,在村委会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用实际行动为乡村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融入村务,多点发力助发展
实践期间,她积极投身村务工作,从环境整治到档案管理,再到文化活动组织,全面参与。在村庄环境整治宣传中,她主动走村入户,向村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与村庄绿化意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乡村实际案例,让村民明白良好环境对生活质量的提升作用。同时,协助整理村民档案,对信息逐一核对、录入系统,确保档案规范准确,为后续村务开展筑牢基础。
在乡村文化建设上,她抓住七夕等传统节点,组织民俗小课堂活动。邀请村中长辈分享传统故事,带领村民重拾民俗记忆,既丰富了村民精神生活,又增强了大家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让乡村文化氛围愈发浓厚。
实践出真知,成长在路上
此次家乡实践,她收获颇丰。环境宣传推动部分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提升;档案整理完成,为村务管理提供便利;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精神世界,也让她深入了解家乡发展需求。过程中,沟通协调、组织执行等能力得到锻炼,从最初面对村务的生疏,到后来能高效推进工作,实现自我成长。
村委会对她的实践表现给予肯定,认为她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在环境、档案、文化工作中发挥作用,为乡村建设贡献力量。这场实践,不仅是她服务家乡的契机,更彰显长安大学学子关注基层、投身实践的担当,以青春之姿书写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
乡村振兴需要青年力量注入,王慧晴的暑期实践,是高校学子反哺家乡的缩影。期待更多学子投身基层,用知识与热情,助力乡村发展迈向新台阶,让青春在服务家乡中绽放更亮光彩。青春投身乡土!长安大学学子暑期实践书写乡村新篇。这个暑期,长安大学材料学院王同学,返乡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马村乡大张家村,在村委会开展社会实践,以青春行动为乡村发展添彩。
扎根村务,实干见真章
实践期间,她深度参与村务。环境整治工作里,她化身“宣传员”,走村串户讲环保。向村民阐释垃圾分类对守护乡村生态、减少疾病传播的价值,引导大家参与村庄绿化,用实际行动带动部分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让乡村环境更整洁。档案整理时,她严谨细致,核对村民信息、录入系统,完善档案管理,为村务高效开展铺路。
文化建设中,她借七夕契机组织民俗活动。邀请村中长者分享传统故事,搭建村民交流平台,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丰富乡村精神生活,增强村民文化认同,让乡土文化“活”起来。
实践赋能,双向共成长
通过实践,她助力乡村环境改善、档案规范、文化繁荣。自身也在过程中蜕变,沟通村民时学会换位思考,组织活动时提升统筹能力,从校园学子成长为懂乡土、能实干的青春力量。村委会认可其付出,肯定她为乡村建设注入的活力。
此次实践,是她服务家乡的生动实践,更彰显长安大学学子关注乡村、实干担当的风貌。以青春投身乡土,她用行动书写乡村振兴的青春答卷。乡村发展呼唤青年参与,王同学的实践,为高校学子返乡助力树立范例。期待更多青年接力,以知识与热忱,绘就乡村振兴更美的画卷,让青春在乡土沃野结出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