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红色科普实践团以航天精神筑牢东乡少年航天报国梦
7月12日,兰州理工大学“红柳新枝,智联东乡”——东乡县红色科普实践团走进东乡县五家小学,开展以“航天梦·强国梦”为主题的系列科普实践活动,通过航天知识与红色教育深度融合,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火种在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图为实践团与小朋友们合照
沉浸宣讲:助燃少年强国梦
宣讲团以中国从“两弹一星”到成功建成空间站的辉煌历程为主线,通过精心准备的影像资料,向孩子们展示了火箭发射、卫星入轨、航天员出舱等震撼画面,并结合这些场景讲述了钱学森“五年归国路”的坚定执着、杨利伟“首飞21小时23分”的勇敢无畏、杨家栋“26年北斗路”的默默坚守等英雄事迹。四年级学生马文胜感慨到:“原来课本上‘星辰大海’四个字,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写出来的,而是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们把自己的青春熬成了燃料,把白发织成了星图。”
图为实践团宣讲现场
故事分享:让家国情怀深深扎根
为了将航天精神的内涵更好地融入思政教育,宣讲团精心策划了“航天志东乡情:共谱民族团结新篇章”主题故事分享会。听完故事后,小朋友们纷纷表示,从航天英雄与革命先烈的事迹中感受到了相同的勇气与担当。随后,在志愿者的组织下,孩子们开展了以“我心中的英雄”为主题的绘画比赛,通过画笔描绘自己心中英雄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对爱国奉献精神的理解与认同。
图为志愿者讲解航天英雄与革命先烈的事迹
动手实践:让理论知识活起来
在动手实践环节,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们制作简易的飞机模型,并在亲手拼装的过程中,讲解飞行器的基本原理和航天科技的基础知识。同时志愿者还引用探月工程、航天育种等实例耐心地为孩子们解答了"为什么火箭要垂直发射?""太空种子和地球种子有区别吗?"等疑问,最后还结合中国航天发展规划,鼓励同学们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相结合,努力学习,未来为祖国航天事业贡献自身力量。
图为志愿者为小朋友们解答有关航天知识的疑问
图为志愿者们带领小朋友制作简易模型
实地走访:探寻乡村振兴中的科技力量
活动期间,宣讲团还走进东乡县农产科研基地,实地参观了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培育实验田和智能化种植设备。通过与基地工作人员的交流,志愿者们详细了解了东乡县在农业科技创新、特色产业培育等方面的举措与成果,深刻感受到科技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图为实践团参观东乡县农产科研基地合影
图为实践团参观东乡县农产科研基地
此次东乡县红色科普实践活动虽已落幕,但航天梦与强国梦的种子已在东乡少年心中扎根。正如宣讲团成员所言:“航天精神与红色基因将会化作孩子们眼中的星光,指引着他们以知识为翼,书写新时代的报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