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亲子沟通传递温暖,和谐共育点亮未来

发布时间:2025-07-29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通讯员:胡壹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对新时代儿童事业发展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贯彻《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文件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效,7月22日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薪火童行青春志,法护心康筑未来”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青羊区安康社区开展以“亲子沟通传递温暖,和谐共育点亮未来”为主题的亲子沟通宣讲活动,为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助力引航。
  
  图1“薪火童行青春志,法护心康筑未来”社会实践团队合照
  
  (一)沟通凝聚亲情感,同心共筑家国梦
  

  家是情感的归宿,而亲子间的良好沟通是维系家庭温暖的重要纽带。为助力亲子间搭建更有效的沟通桥梁,让每一份爱都能被清晰感知。社会实践团队宣讲员胡壹鸣为社区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一节生动的课堂,通过聚焦亲子间“情感语言不通”的难题,通过游戏互动、传授技巧、分享交流等形式,帮助小朋们有效掌握亲子沟通的核心密码,引导小朋友们体悟沟通的真谛,从而增进家庭情感联结,营造互理解、共包容的家庭氛围。
  
  课程以一个有趣的"乌鸦游戏"拉开序幕。参与者在听到特定关键词时做出反应,看似简单的游戏却暗含着与父母相处时的缩影,巧妙地引出了沟通的核心价值:沟通不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情感的连接。让小朋友们清晰地认识到亲子沟通是人生中极为重要的课题。随后开展的“爱的打分”环节,让参与的小朋友直观地认识到:父母实际的爱与他们表达出的爱存在差距,而这未被充分传递的爱,其实是被不当的沟通方式所掩盖了。当小朋友们在游戏中学会倾听、在打分中读懂父母的隐藏爱意,这份在沟通中生长的理解与包容,不仅让小家充盈温暖,让孩子们懂得了感恩,更在他们心中悄悄播下“关爱”与“责任”的种子。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小单元,每一份因沟通而凝聚的亲情,都是社会和谐的基石,让孩子在被关爱的家庭里传递温暖,在被理解的环境中学会尊重,在被包容的氛围里懂得担当,这份从小家获得的温暖与力量,终将汇聚成对“大家”的热爱与守护,让“家国梦”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愈发清晰。而这些在沟通中沉淀的情感联结,也将在接下来的课程中通过具体方法进一步深化,成为亲子间协作同行的起点。
  
图2 讲解员为社区儿童授课
  (二)四步铺就沟通桥,同心灌溉成长花
  
  课程的核心内容围绕“爱的计算式”展开,将有效的亲子沟通方式分解为四个可操作的步骤:壹鸣小老师通过“小明玩手机被母亲责备”的案例,生动展示了倾听的重要性。“当我们感到委屈时,第一反应往往是反击或沉默,”主讲人分析道,“但这时候最需要的是按下暂停键,先听听对方想说什么。”同时,倾听是双向的:既要倾听父母的声音,也要倾听自己的内心,这样的自我对话,能帮助我们更理性地看待冲突。
  
  课程教授了“观察四步法”:客观描述、体会情绪、推测需求、分析原因,帮助小朋友们透过表象,看见父母言行背后爱的本质。“让我们轻轻闭上小眼睛,用心想一想,我们是否把父母的爱当成了理所当然?”壹鸣小老师耐心引导小朋友们思考,紧接着讲到“父母的爱就像空气包裹住我们一样,无处不在却最容易被忽视,当我们想要生气时,不妨想想,他们可是与我们朝夕相处的亲人。”接着,总结出表达的黄金法则:真诚而不伤人,明确而有温度。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让小朋友们掌握了既能传达需求,又能展现包容的沟通技巧。同时,课程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注重实际应用。在案例分析环节,小朋友们尝试用新学的方法解读自己经历过的冲突。一位小朋友分享道:“以前总觉得父母不理解我,现在才明白他们只是担心我浪费时间。”这样的认知转变,正是有效沟通的开始。主讲人特别强调:“亲子沟通没有标准答案,重要的是保持尝试的勇气和理解的耐心。”课程最后以温暖的寄语结束:“生命有限,但通过努力与体谅,我们能与至亲创造无限美好的温情。”
  
图3 课堂游戏环节

  
图4 社区儿童与讲解员进行课堂互动
  (三)沟通筑基亲子暖,家教兴业社会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和睦、家教良好、家风端正,子女才能健康成长,社会才能健康发展。”当万千家庭学会用“爱的计算式”来沟通时,被见证的不仅是一个个小家的温馨美满,更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显著提升。当父母与孩子们学会用“爱的计算式”来建立亲子关系时,那些曾经看似无解的冲突,都可能转化为加深理解的契机。这堂亲子沟通课程立足新时代家庭教育需求,通过倡导平等对话、相互尊重的亲子关系,生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友善""文明"等价值理念,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了家庭基础。
  
  少年儿童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未来生力军,全社会都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实践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将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于儿童关爱事业,呵护“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在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家庭和谐、社会稳定中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以饱满热情践行新时代成理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作者:胡壹鸣 来源:胡壹鸣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