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运河千载情牵处 法治春风入滕城——南师泰院普法队走进泰山庙社区

发布时间:2025-07-27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通讯员:周俊辰 王馨念 王微)中国大运河蜿蜒千里,流淌千年,在齐鲁大地上留下了深深的文化印记。作为运河沿岸的重要社区,龙泉街道泰山庙社区始终承载着守护运河文脉、传承法治精神的使命。2025年7月4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普法服务队循着运河古韵,走进泰山庙社区,以“法润齐鲁,运河共脉”为主题,开展以运河文化与法治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用生动的PPT讲解,为居民们送上了一场浸润着历史温度与法治力量的文化盛宴。
  
  运河文脉牵两地普法队伍踏歌来
  
  活动当天清晨,泰山庙社区活动中心彩旗飘扬,“千年运河情,法治守护行”的主题横幅在阳光下格外醒目。社区居民们早早来到现场,期待着这场跨越千里的普法之约。上午九点,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普法服务队的3名志愿者带着精心准备的PPT课件、法律宣传手册和运河文化展板,精神饱满地走进活动现场,瞬间吸引了居民们的目光。
  
  “滕州是运河文化的重要节点,而我们南师泰院所在的泰州同样依河而兴。两条运河支流虽相隔千里,却同样滋养着‘法治护河’的民间智慧。”服务队志愿者王微同学在开场致辞中说,正是这份共通的运河情,让团队特意将宣讲内容与运河文化深度融合,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法治精神如同运河水一般,浸润每个居民的心田。
  
  社区党委书记在欢迎辞中提到,泰山庙社区紧邻古运河遗址,老辈人常说“运河通,法理明”,自古以来,运河的畅通与地方的法治秩序便紧密相连。“今天南师泰院的同学们带着专业知识而来,既是为居民解法律之惑,更是为我们守护运河文脉注入新力量。”
  
  PPT里藏乾坤古今对话话法治
  
  上午9时,宣讲正式开始。王微志愿者轻点鼠标,“认识大运河”专题PPT缓缓展开。屏幕上,动态地图勾勒出运河磅礴脉络:北起北京通州,南至杭州余杭,,连万里江山。这条流淌千年的水道,曾载着漕粮军需护国安邦,如今仍在滋养着两岸万家灯火。当山东段滕州节点被特别标注时,王微轻声道:“这42公里航道,不仅串起市井烟火,更连着咱运河儿女代代相传的家国牵挂。”
  
  图为志愿者王微同学通过PPT讲解“认识大运河”专题。周俊辰供图
  
  当“认识大运河”的讲解告一段落,志愿者王微走上前,切换至“运河文化与历史遗产”专题PPT。屏幕上,台儿庄古城的老墙映着晨光,王微志愿者指其砖缝:“这是先民筑城守土的印记。”鲁绣“齐纨鲁缟”的纹样流转,“丝线里缠着运河两岸的烟火。”末了弹出《山东省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条文:“守好这些遗产,便是守住流淌千年的文脉根基。”
  
  图为服务队王微同学讲解“运河文化与历史遗产”专题。周俊辰供图
  
  随后,PPT切换至“山东大运河复航”专题。王馨念志愿者指着滕州段航道图,千吨级货轮的剪影正驶过新建船闸:“2021年八里湾船闸通航,终结了东平百年‘有湖无航运’的历史,这航道里流淌的不只是水,更是咱运河儿女的家国梦。”她翻出《大运河保护条例》条款:“从疏浚河道到护岸加固,法律护航的不只是船运,更是祖辈传下的‘河兴家兴’的根。你看各族群众共修航道的照片,回族师傅焊闸门,满族乡亲栽护堤柳,这就是新时代的‘同舟共济’。”
  
  图为服务队王鑫念志愿者讲解山东大运河复航工程的法律规范。周俊辰供图
  
  活动尾声,居民与队员并肩立于“千年运河情,法治守护行”的旗帜前合影。白底黑字映着众人目光,千年运河曾载舟楫护家国,如今在法治护航下流淌,滋养着代代相传的文脉与筋骨。风拂过旗帜,似在诉说:这河是民族的血脉,守好它,便是守住生生不息的根魂。
  
  图为居民们与队员们在“守护千年运河共筑法治防线”旗帜前合影。周俊辰供图
  
  夕阳透过活动中心的窗户,在地面投下运河地图的影子。此次活动中,实践团队深入山东省滕州市龙泉街道泰山庙社区,以运河为纽带创新开展文化传承活动,不仅将遗产保护意识融入每一次互动,更用鲜活的实践案例让《大运河保护条例》的法律效力在各族居民心中落地生根。那些展板上的老照片里,回族船工与汉族纤夫共拉一根纤绳的身影,满族账房为各族商户核算漕运账目的场景,无不诉说着运河儿女自古“同舟共济”的民族情谊。
  
  未来,团队将继续深耕“法治+文化”教育模式,携手地方部门让运河保护理念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人心。我们要让每一次普法宣讲都成为凝聚民族情感的契机,让每一项护河行动都化作夯实家国根基的砖石,在千年运河的波光里,持续画好各民族同心同向的同心圆,让这条流淌着中华文脉的黄金水道,永远载着各族儿女的家国情怀奔涌向前。
作者:孙雨晴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普法服务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